校园新闻作文范例6篇亿德体育

  亿德体育校园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校园网站的宣传和引导。校园网站是各学校展示其形象和发展状况的窗口。而其中的新闻版更是推广校园文化的重要宣传阵地,是校园网站的主打品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能维护和睦的校园氛围,沟通思想,凝聚人心,激发师生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目前,几乎每所高校都建有各自的校园网站,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职业技术类学校也创建了自己的校园网站。但是,当前大多数校园网站新闻版的编辑工作却不尽人意,不仅无法满足在校师生的需求,达不到既定的宣传效果,而且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上失去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1、新闻版的页面面积严重缩水。校园网站的主页面就像打乱了的拼图,“院校设置”“教学资源”“兄弟院校链接”……这些大小不一的方块充斥整个页面,挤得新闻版只剩下方寸之地。新闻版面积的严重缩水,使新闻版无法达到既定的宣传效果。

  2、新闻版的编辑手段过于呆板。首先,报道内容上多以硬新闻为主,主要包括领导动态、会议新闻等,如《省委某书记到我校考察工作》、《某教授莅临我校讲学》、《我校党委召开迎评促进会议》,这种新闻在标题及内容上都显得过于严肃,不能最大限度的贴近学生生活,也就达不到宣传的目的。

  其次,编辑手段单一,没能充分发挥网络的多媒体优点;大多数校园网的新闻版都是由标题和文字构成的,图片新闻少,而以flas或音、视频呈现的新闻更是寥寥无几,造成画面单调,缺乏美感。

  3、新闻时效性差。新闻报道更新滞后、时效性差是大多数校园网新闻报道的通病。校园新闻采写速度较慢,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前不久”、“近来”、或“开学以来”等时间概念模糊的文章。文章的时效性不强,网站的新闻内容更新不及时,满足不了阅者求快,求新的心理需求,所以也无法吸引受众的眼球。

  4、新闻写作水平有待提高。校园新闻的采写人员主要是在校师生,他们大多非新闻专业出身,认知程度有限。专业知识和写作技巧的不足,导致写作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新闻报道中常出现主体语焉不详,事实交代不完整。第二,有效信息被忽略、淹没。抓不住事件的亮点。第三,新闻标题过于追求抒彩,个人观点明显,起不到标题开门见山,让人一目了然的效果。

  总之,校园网站的新闻版由于编辑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对新闻版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导致的新闻版页面大幅度缩水,再加上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较差,编辑的水平也不高,所以校园网站的主动浏览量普遍较少,要提高在校园文化建设,改进校园网站新闻版的各项编辑工作势在必行。

  1、增加新闻版的页面面积。增加新闻版的页面面积,要以内容带动形式,通过不断改善新闻内容使新闻栏目在网站整体建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改善新闻内容的主要方法有二:一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就要求编辑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校园现实生活的主流,让师生用创造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形成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①二是报道内容上要明确价值取向,合理把握新闻的“软、硬”度。软硬结合,硬新闻软着陆,软新闻高格调。校园网是以本校师生为特定受众的,主要目的是为本校师生服务。所以既要追逐热点,也要推陈出新,广泛涉猎,尽量做到寓指导性于新闻报道中。比如:对于“挑战杯”、“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校运会”等常规报道热点,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利用新闻报道进行动员和宣传。更多地关注人才培养,报道反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表现师生喜怒哀乐的新闻,弘扬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和谐校园文化。

  2、创新新闻版的各项编辑工作。近年来,高校形成了以“红色网站”为旗帜,以校园门户网站为主体,以学术、新闻、服务类网站为补充的校园网络文化阵地的分层次格局。李卫红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是繁荣发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关键所在。②

  首先,编辑在参与网页设计上时,要考虑到:通常屏幕都不能显示整个网页,过大的网页还会拖慢下载的速度,而访问者大多是缺乏耐心的,过久的等待会加重访问者的阅读负担,甚至造成网页未下载完便被强制关闭的情况。所以,一般情况下,校园网主网页纵向最好不要超过三屏,横向切忌滚屏。有些学校另辟蹊径,直接开办了专门的校园新闻网页,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同时,页面安排应尽可能简洁明了,清晰地表现内容,又方便访客浏览并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新闻版更应该占据显要位置,清晰明朗,一目了然。

  其次,让图片唱响主角。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特性,开辟图片新闻专栏。以滚动式的图片作为新闻报道的导入标题。动态的、变化中的图片配以单行标题,简单、醒目地点明新闻的主要事实,吸引受众点击阅读。受众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即使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就算无法完整阅读完新闻报道也能从图片和标题中大致知道发生什么事,同时也加大了信息的承载量。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将新闻制作成视频,直接放在校园网上,最大程度地增加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受众即使无法亲临新闻现场也能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例如:南昌大学2008开学典礼暨迎新文艺演出、迎新烟火晚会在前湖校区正气广场举行,该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晚会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校内师生可通过校有线电视专用频道收看直播,校外观众通过互联网,下载并安装ScenicStation软件便可收看网络视频直播。

  3、加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有条件地“抢”新闻。校园网新闻版的采编人员应尽可能去“抢”时效。这就要求编辑既要熟悉面上的情况,又得加强与校园记者、通讯员和广大师生的联系,点面结合,快采、快编、快发。校园网具有不同与其他媒介的优势,首先,校园网新闻编辑可以通过网络的方便迅捷来搜集线索,查找背景资料(既可以建立网站资料库,还可以利用搜索引擎),适当利用电邮、网络及时通讯工具(ICQ、飞信、网站短消息等)进行采访,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多开展独家报道、深度报道和解释性新闻报道。

  编辑还可以通过BBS、编辑或记者信箱、网上问卷、网络投票、跟帖、或者在每条新闻下面设置评论栏等多种形式,时刻关注校园内外的动态,及时听取师生的反馈,方便编辑更快、更好的对新闻报道进行调控,大大强化了新闻的时效性。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编辑便能迅速做出反应,合理的组织报道。

  创新校园网设置。“推荐新闻”“热点文章排行”等专栏,超链接到下一级页面,将主页新闻分为:“最新新闻”和“视频新闻”。分秒必争,发挥网络的技术优势,以动态报道、现场直播、滚动报道等实时报道形式,报道更多“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新闻”。将受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当然要求采编人员不仅要练就“倚马可就、立马可待”的反应能力,而且还要能熟练操作Photoshop等常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4、提高采编人员的采写能力,增强新闻的可读性。秉承“传播学校党委的方针政策,弘扬和谐校园文化,舆论监督校园不良风气”的编辑方针,校园网站新闻版要做到优化编辑队伍结构,科学地安排编辑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培养新闻版编辑人员的团队意识。建设一支具有凝聚力的校园网新闻版编辑队伍,是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宣传和谐校园文化的组织保障。校园网新闻版的编辑队伍可由专业的编辑人员和该校的师生共同组建。为了保证采编人员能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尽可能地为校园网服务,一开始便应该重视和落实采编人员的培训。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来培养新闻版编辑人员的团队意识:第一,采取“一带一,一帮一”的“青蓝结对”形式,即一个老生和一个新生搭配,让有经验的采编人员带着一个新生进行采访和报道,让新生更快地进入角色。在这种帮扶机制下,交流和沟通更直接,新生也能获得更多的实战经验;第二,将理论和实践“成果化”,即每一届编辑队员换届时,可以要求老队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尤其是记录采访报道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和各种实践经验,编辑可将这些成果集结成册,这不仅可以为新队员提供理论学习的材料,还是一份逐年积累的财富,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铺路;第三,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如付给一定的稿酬,评选优秀网络新闻稿件、优秀新闻稿编辑、优秀记者等。合理的奖励机制,不仅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促进高校网络新闻的良性循环,净化校园文化。

  培养新闻版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首先,作为把关者的编辑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更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一切从大局出发,时刻牢记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严格把关,严守纪律。”③

  其次,编辑人员应该具备强烈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的培养,要求采编人员要做个“有心人”,用心生活、用心观察和思考。养就“全天候”、“全方位”的职业精神。

  第三,意识创新体现在创造性的思维。这就要求编辑人员不仅要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细心观察,要敢于质疑,而且在面对客观事物和一鳞半爪的新闻线索时,要能发散思维,把思路放开、扩展。■

  ①杨晨光,《李卫红出席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何管理工作研讨会并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7(12)

  ②何梓华、成美:《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4

  ③蔡铭泽:《新闻传播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78-79

  1.真实性与传统媒体新闻一样,高校校园网络新闻在内容上具有真实性的特点。真实,是所有新闻的本质特点。2.时效性这是校园网络新闻最大的特点亿德体育。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校园网络新闻不存在印刷等工序的存在,相反通过借助网络的飞速便捷性,在最短时间内将新闻报道传播出去。可见,网络的存在完成了新闻报道由最近发生向正在发生的速度的转变。3.多样性校园网络新闻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多样性。由于校园网络新闻涉及面广泛,内容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从农业到科技,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二是形式的多样性。校园网络新闻通过网络技术表现形式由传统的文字图片又涵盖了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使得新闻内容更加生动清晰。4.储存的便利性校园网络新闻是可以进行储存的,而且不需占用任何空间。在需要时只要上网进行查询即可。正是因为校园网络存储便利这一特性,通过时间的不断变更,信息的不断储存,形成了校园网络信息资源。

  (一)拓展新闻来源首先,要加大对校园网络新闻的宣传工作,鼓励广大学校师生积极投稿,为学校网络新闻工作尽份心力。其次,加大校园网络新闻的对外宣传工作的力度,在积极校园网络新闻的同时提高学校知名度

  (二)提高写作能力培养一支文笔好、责任感强的有力的校园网络新闻工作队伍。首先要对收到的稿件进行有目的的筛选,组织好稿源。其次要加强对队伍人员的培训。不仅要培训其新闻采写能力,还要对信息编辑员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进行培训。

  (三)保证服务质量1.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站,这样既有利于对校园网络新闻进行统一的编辑审核以及发表,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有关新闻的泄露。2.设立专门人员对成稿进行审核编辑,从而保证校园网络新闻的质量。3.设立奖励机制。这样可以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扩展网络新闻的来源,从而增加校园网络新闻的多样性。

  高校校园媒体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一些新型媒体兴起之后,新闻传播和舆论宣传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形成了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交融,积极互动,协同发展,在新闻传播和舆论宣传同发挥作用的新格局。媒体格局的这种变化,导致校园内部传播格局的变化越来越趋向于多层次、多元化的态势亿德体育。校报、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传统媒体与新闻网、BBS、微博、微信、手机信息等新兴媒体共存交织,再加上各种会议,通知、公告,使得校园内部兼有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等传播形态。

  传播对象同质稳定。作为高素质的受众群体,高校师生几乎是最忠实的新媒体使用者。因此,对于校园媒体而言,不需要对用户进行新媒体使用习惯的培育,直接根据用户的新媒体使用方式、特点,制定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即可。高校师生使用媒体的习惯较为稳定,受众数量的稳定性也比较好,因此,校园发展新媒体,相比社会媒体而言,具有较高优势。

  传播渠道完善流畅。校报、校园广播,其受众象基本上是本校师生,传播范围及对象范围相对较小,能快速锁定其传播对象。高校师生对新媒体的极大认同和流畅的传播渠道,为网络媒体发展提供了渠道保障。

  不同媒体类型存在差异性。校报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从规模到质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各项工作已经走向成熟,可以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是高校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校园电视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集教育性与娱乐性于一体。大学广播传播新闻内容精炼简洁,且不受时空限制,在及时提供各类信息、传播科学知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新闻网、论坛、微博、微信在信息海量、图文并茂、及时快捷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成为传统媒体最大挑战者。高校媒体各有长处,具有互补性亿德体育,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使校园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可能。

  队伍建设参差不齐。大部分高校的校园媒体专职管理人员多由本校教师或行政人员兼任,大多不具备新闻专业背景,更缺乏媒体从业经验,因此,很难从媒体宣传工作的内部规律入手,制作出高水平的新闻产品亿德体育。

  新闻信息管理分散以及不协调现象突出。校报的发展一般比较成熟,在编辑和出版等方面都已经具有相对的规范性,而广播台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学生,采编和节目的播报等全部流程由学生掌控,其专业性和质量有待提高。另外,从运行机制上,大学报纸,广播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各有一套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媒体间缺少沟通与合作,各媒体分别采写各自的稿件,分别编辑出版和制作播出,其沟通融合还未达到一定的程度。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介组织之间沟通合作较少,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及其他学校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传媒体系建设落后。校报由于其内容单调,时效性差,受众越来越少。校园广播由于播音员的专业素质与掌控节目能力偏低,导致节目质量良莠不齐,逐渐沦为“背景音乐”。校园电视普及率偏低,即使已经建立电视台的高校,也存在节目制作和更新速度较慢的缺陷。伴随着网络的兴起而发展起来新闻网、官方微博、手机报等新媒体为高校新闻传播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但其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功能也没有得较好的发挥――无论是校方还是受众,都未能让其“为我所用”。

  社会媒体的冲击。目前,一个覆盖纸质媒体、视听媒体和网络媒体在内的社会媒体信息网已经建成。而当代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电视、电脑等媒体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互联网、智能化手机、数码产品、微博、ZCOM、POCO等新兴电子媒体,高校校园媒体越来越不被大学生重视,处于边缘境地。

  整合校内媒体资源。高校校园媒体应当从内容、渠道、终端三个层面入手,重新梳理校园新闻采集、制作和流程,构建全媒体、多平台、立体传播、多方互动的融合型校园媒体新格局。首先是整合传播内容。坚持“受众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传播的信息应该强化贴近性,增强亲和力,富于服务性,改变“会议多、领导讲话多、领导活动多”的“三多局面”,将镜头对准师生,将版面留给学术,选择师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报道。整体策划,避免同质化。校园媒体整合传播可以针对各种媒介不同的介质特征,扬长避短,进行一体化的新闻内容的策划、制作和。对于重大的、全校性质的校园新闻,各种媒体应联动报道,对于其他新闻,应根据新闻性质并结合校园媒体的特点,择优选择报道方式。其次是整合传播渠道。组建新闻中心,加强校园传播介质的整合。在新闻中心的统一协调下成立采编部(学通社),部门中可具体分为常规新闻采集组、摄影摄像组、深度报道组。根据“一次采集,多次使用”的原则,所有稿件经采编部编辑分类、整理、修改后均进入待编稿件库,供各类媒体取舍、加工,以最合适的传播途径输出。整合传播终端。新闻网迅速及时报道动态消息,校报根据新闻网提供的重要新闻做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在新闻网上刊登电子版校报,增强纸媒与网站的联系;报纸从新闻网刊载的巨量新闻报道、受众反馈的评论、BBS的帖子中寻找新的新闻点;成立“网络电台”、“网络电视”便于师生随时随地点击收听(看)广播和电视节目;新闻网为手机报提供网络版展示平台,手机报可以预告当日要闻和服务信息,提供网址链接,便于受众直接点击查看。

  融合校外资源。各高校应以开放的胸怀、长远的眼光,打破学校间的壁垒,加强信息共享,组建区域高校传媒联盟。加强与社会媒体的合作,形成联动效应。校园媒体整合不仅包括校园内不同媒体间的优势互补,还应该注意加强与社会媒体的合作,实现设备、信息、人才等资源共享,实现“订单式”、“产学研一体化”等多种合作模式,通过与社会媒体的合作,不断拓宽高校新闻传

  [1]苏静,魏冬明.高校校报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报业,2011,(10下):24.

  [2]胡勇华.高校新闻媒体面临的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2).

  从广义上讲,“媒体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普遍认为,在市场需求和全球大潮流的驱动下,媒体间除了融合别无选择。杰·尼尔森曾在《传统媒体的终结》里预言曾说:未来五到十年间,大多数现行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它们将被以综合为特征的网络媒体所取代。尽管观点激进,但传统媒体通过融合主动寻求发展的形势已经逐渐明朗,“全媒体”概念应运而生。

  借鉴国际理念,实现高校校报、校园新闻网、广播台、有线电视台的融合是高校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目标。

  这里主要针对高校校报、校园新闻网、广播台、有线电视台四种媒体。即通常所说的高校主流媒体进行分析研究。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校园媒体中的主要形式。它伴随着中国高校的创办而生,是最早的校园媒体形式。比如,北京大学校报创办于1917年,只比学校创建的历史晚19年,这份当时叫《北京大学日刊》的报纸被视为中国最早的现代报刊之一。而更早的校报则是1895年创刊的天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校刊》。迄今已逾百年历史。作为纸媒,校报主要以文字和图片为载体,便于反复阅读。

  校园广播是指在校园的范围内对受众进行有效信息传播的声音媒介和手段。它的出现比校报要晚,校园广播具有“短、平、快”的优势,能够达到有声广播和时效性的较好结合。

  校园有线电视的出现,使得校园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为增强。随着学生公寓有线电视的接入,校园有线电视的受众已从教职工扩展到全体师生员工。

  校园新闻网是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建立和运行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校园媒体形式。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海量信息等特点使得校园新闻网受到校内受众群的欢迎和青睐,对校园传统媒体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校园新闻网也使得校园媒体的受众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新闻传播触角已经超出校园范’围,延伸到整个社会。

  在这四个校园媒体中,校报是目前所有校园媒体中唯一获得新闻业务主管部门认可的媒体。1998年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设立高校校报类报纸刊号系列的通知》,把高校校报纳入全国统一管理的公开出版报刊系列,中国高校校报有了“cn”号,迎来蓬勃发展时期。校报也是教育部要求设立机构组建专职队伍的唯一校园媒体,因此它也是管理最为规范、发展最为成熟的一种校园媒体形式。据统计,截止2004年9月,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高校校报已有1000余家,编辑队伍超过3000余人,年发行量已超过3000万份,受众覆盖了中国高校的全体师生和部分社会人士。目前,国内出版周期最短的校报是周报,大多为旬报和半月报,最慢的则是月报。周期性较长、时间滞后性明显已成为校报的最大缺点。

  校园广播多是教师指导,学生具体操作,形式较为松散,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播出。尽管其时效性较强,但由于没有专职的队伍,校园广播的原创新闻严重缺乏,呈现出“有声音,无新闻”的局面。

  就校园有线电视媒体而言,由于资金投入、人员技术等门槛较高,目前各高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只有少数高校投入力度大,队伍建设、硬件建设以及内容建设均实现了较大发展,基本形成了“电视台”的规模。总体上看,电视媒体的长处和优势在高校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校园新闻网已迅速地被各大高校建立起来。但一些高校在认识上也出现误区,把学校官方网站与学校新闻网划等号,视为一体,严重削弱了新闻性。一些高校的“新闻网”只动态消息,无异于电子公告栏,内容单一、编校质量低、八股文盛行等缺点表现突出,没有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

  目前,除有线电视外,其余三种媒体已基本在全国各高校建成。其直接受众已超过3000万人(在校学生2009年达2979万人,按教育部规定的生师比16:1计算,专任教师已经达到186万),而间接受众,包括校友、学生家长、其他社会人士等,数量可能更加巨大。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新闻媒体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在育人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要求“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设”,这是在中首次对高校新闻媒体建设提出要求。因此,办报高校新闻媒体,其意义已不止“内聚人心、外塑形象”那么简单,可以说,这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遵循新闻规律,按照先进的传媒理念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着力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是校园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现实情况看,由于高校各媒体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范围内运转,且不涉及市场化运作,融合的可操作性远比社会媒体简单。但是,尽管媒体融合已成大势所趋,但高校新闻媒体的步伐依然缓慢。从1996年6月起,清华大学在校园网上推出了《清华每周新闻》(中英文版),1998年校刊《新清华》推出电子版,后来叉开设了视频和音频栏目。这是高校新闻媒体走向融合的雏形。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学校官方网站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各种格式的校报电子版(如利用dreamweaver制作的简单网页、pdf格式等)或者网络版(主要由华文网报有偿提供技术),走出了报网融合的初级模式。也有不少校园电视台、广播台在学校主页菜单链接了各自建立的网站,上传了已播出的视频和音频节目。

  但是,从传播内容、组织机构与人员等来看,融合时代并未到来。从目前各高校新闻网的现状来看,一些新闻网没有与其他媒体互动,栏目的内容设计深度不够,的多属于动态新闻,缺乏高校专题新闻、深度透视报道、校园热点评析等内容。同样,不少校报不仅没有与新闻网互动,形成优势互补,反而简单而机械地“抄袭”新闻网的内容,沦为新闻网的“纸版”,深度与可读性大为削弱。丧失了深度的校报,在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网的冲击下,愈加显得可有可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新闻中心,复旦大学等高校成立了新闻文化中心,但没有实现对校园媒体的统领。真正意义的高校新闻媒体融合尚未起步。

  1998年,哈佛大学教授克瓦克(bill kovach)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森斯特(tom rosenstiel)在合著的《极速》中提出,“媒体联动和整合不是简单的组合和拼装,而是建立在稳固合作关系上的一种互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新媒体百科全书》对“融合”的解释也指出,融合并不单单指技术上的融合,也包括制度和结构上的融合。

  高校新闻媒体融合要基于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基于专业化新闻宣传的要求,基于高知识分子受众的需求,从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等多方面考虑,切实改进高校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坚持走专业化、一体化、多元化的道路,全力打造以高校校报、校园新闻网、广播台、有线电视台等多媒体融合而成的高校“全媒体”。

  融合不是简单的整合,要实现实质性融合,思想与理念必须统一。只有在同一个理念指导下,高校新闻媒体才能形成一个整体意义的“全媒体”,从而达到聚合放大的功效。

  2005年,教育部首次发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高校校报工作,明确了校报的功能、使命与宗旨:“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全面贯彻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牢固确立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办报宗旨。”显然,由于媒体性质、所属对象、服务对象等具有完全一致性,这里的功能、使命与宗旨同样适用于其他校园媒体,可作为高校“全媒体”的核心理念。

  依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校园媒体的现状,高校新闻媒体融合绝不是简单的“1+1+1+1”。试图将各种形式的媒体平行地做大做强不仅有悖于融合的初衷,而且是难以实施的。这里的融合,必须明确现有媒体谁占主导地位,谁是主要形式;必须规避各自的弱点,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必须有各自不同的分工和取向,最大限度地避免同质化问题。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同时提出,“充分发挥高校校报作为校园主导媒体的作用。促进校内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的整合,做到资源共享。”这为高校新闻媒体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思路。鉴于此,加之校报的管理最为规范、发展最为成熟、人员最为齐备,笔者认为,在由校报、校园新闻网、广播台、有线电视台等组成的高校“全媒体”中,校报应占主导地位。由于网络具有多媒体特征,能包容其他媒体内容,加之时效性强、容量大、传播范围广,应为“全媒体”的主要形式,即通常我们说起“高校全媒体”应该是指高校校园新闻网。而广播、电视在高校现行体制下要做大做强相当困难,应摆在次要地位。由“媒体融合”而衍生出的诸如校园手机报等新兴媒体也只能属次要地位。即以“1+1+n”的媒体生态形式构建高校“全媒体”。

  依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地位进行分工,取长补短,避免同质化,形成优势互补,形成高校“全媒体”的整体合力。

  内容始终是新闻媒体的生命力。因此,在“1+1+n”的模式中,占主导的校报应充分体现权威性和深度性,负责议程设置,拟定近期报道重点,实施重大专题报道,确定舆论导向,逐步转型为深度新闻、观点新闻的内容制造与提供者。充当主要角色的校园新闻网应发挥实效性和集纳性优势,一方面成为动态新闻的主要播报阵地,另一方面为其他媒体提供展示平台,成为不与报纸冲突的集中展示者。广播台、电视台弥补报纸与新闻网在音频和视频的不足,手机报其他媒体弥补空间性的不足。

  从新闻内容与形式上看,如果按照新闻线索采集的时间性将新闻分为第一时间报道(告知发生了什么事,消息)、第二时间报道(还原新闻发生时的面貌,通讯)、第三时间报道(寻找事件发生原因、补充更多背景,长篇通讯、调查报告)和第四时间报道(探究原因、预测社会影响等,连续报道、调查报告、新闻评论),那么,新闻网、广播台应以第一时问报道为主(追求快速播报),电视台以第二时间报道为主(追求现场感),报纸则以第三、四时间报道为主(强调深度、高度与广度),而手机报只发简讯。由于新闻网能够容纳其他媒体的所有新闻内容,实际上最终它涵盖了各种形式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时间报道,内容实现了最大化,形式已有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全媒体特征得已充分体现。

  新闻网是互动的中心。报纸与新闻网的互动是最主要的互动,具体而言:报纸不再利用大量篇幅刊载动态消息而以简讯形式记载;报纸在当期出版后为新闻网提供当期刊发的深度报道与评论(确保首发的情况下供转载);报纸可以从新闻网刊载的消息、bbs的帖子中寻找新闻线索;新闻网承接报纸卸载的动态消息,以“文少图多”的形式进行密集播报,同时承接报纸因版面原因无法刊载的其他次要新闻;新闻网为报纸电子版(或网络版)提供展示平台。广播台与新闻网互动:新闻网为广播提供当天的消息,为广播的音频节目提供网络展示平台,或者为“网络电台”(广播与网络融合的衍生品,这是融合的更高级别)搭建平台;广播为“网络电台”提供内容,也可以从新闻网bbs的帖子中寻找校园话题。电视台与新闻网互动:新闻网为电视台的视频节目提供网络展示平台,或者为“网络电视”(电视与网络融合的衍生品)搭建平台;电视台为新闻网提供视频节目,也可以从新闻网寻找线索。手机报与新闻网互动:新闻网为手机报提供消息,提供手机报网络版展示平台;手机报可以预告新闻网当日的要闻和深度报道,提醒受众关注。

  除了与新闻网互动外,其他一些媒体之间也可以实现互动。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标注新闻来源以放大、强化各个媒体的影响力。如此一来,各媒体分工明确但紧密交织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高校新闻媒体的价值。而新闻网作为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新闻产品的集散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媒体”。

  目前,在大部分高校,媒体的上级管理部门并不统一,如校报大多数隶属于党委宣传部,但也有的隶属于党委办公室,还有的是独立机构;校园新闻网有的还隶属于网络中心,有线电视也有的还隶属于电教中心,手机报则由校团委、学生处主办的居多。媒体之间也是相对独立,各自为阵,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都有各自独立的一套班子,都建有自己的记者(通讯员)队伍,分别采写各自的稿件,处于分治状态。因此,时常会出现采访撞车、新闻重复的现象,造成了校园媒体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另外,除校报因为要接受新闻出版局年度核验,在出版质量和周期等方面管理相对规范以外,其它几种媒体管理较为松散。通过融合,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对高校新闻媒体进行管理、协调、评价显得尤为必要。

  设置新闻中心,直接对学校党委负责,由党委宣传部统领。新闻中心下设办公室、采访部、报网编辑部和广电编辑部四个业务部门。考虑到高校的编制紧张,在建制上,可将办公室和采访部合为一个机构,报网编辑部和广电编辑部合为一个机构。

  这里的采访部按通讯社模式运作,相当于学校的通讯社,可在专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建立大学生通讯社,既弥补高校新闻从业人员的配置不足又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大学生通讯社可设新闻部(负责常规新闻采集)、摄影摄像部(负责图片和视频采集)、深度报道部(负责策划专题与实施深度报道)和副刊评论部(负责校报文艺副刊稿源和新闻评论撰写)。采访部负责学生记者队伍的管理与调度以及采访的实施,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的采集。本着“特约稿件专供特定媒体”(主要针对校报)、“一次采集,多次使用”的原则,所有稿件均进入待编稿件库,供各个媒体取舍并加工。

  报网编辑部负责校报(含手机报)、新闻网的编辑,本着“内容相同,形式不同”的原则对采访部提供的基础素材进行分类、粗加工(供新闻网)、深度加工(供校报),然后在新闻网和校报(含手机报)上。如果需要进一步对素材进行挖掘或者配发新闻评论等,则反馈给采访部,采访部再反馈给深度报道部或者副刊评论部。

  广电编辑部负责广播台、电视台的节目编辑、制作和亿德体育。办公室负责新闻中心日常事务,负责组建审读、阅评专家队伍监督、评价各媒体质量,负责监督校报发行以及其他媒体的运行情况。

  总体上说,对人员的融合便于学校主管部门的管理,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就高校而言,还可以起到其他重要的作用。

  一是可以建设稳定的,职业化、专业化的队伍。目前,除部分高校校报编辑部被列为专业技术岗位,专职编辑可以评新闻类专业技术职称外,绝大多数高校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是按事业单位干部系列来管理,不能评新闻类专业技术职称,缺少新闻职业人的专业追求,没有明确的新闻职业发展规划,这严重影响了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化发展。基于上述机构设置,将这些新闻从业人员归口到新闻中心,并将新闻中心各岗位列为专业技术岗位,即可解决这一困扰已久的问题。

  二是可以为学生记者搭建跨媒体实习实践平台。高校编制有限,无法为新闻中心配备足够的专职人员,新闻中心只能通过建立“大学生通讯社”来解决采访部的人员紧缺的问题。将四个媒体的学生记者融合到大学生通讯社当中,让他们接触到各个媒体的风格,将他们培养成“多面手”,进而成长为“全能记者”,这无疑有利于学生记者成长,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率先灌输了媒体融合的理念。

  科技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因特网作为全新形态的传播媒介,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在大学校园的传播媒体组合中,网络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校园网的触角逐步深入到学生教室、寝室等学校基层单元,已成为师生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广州大学校园网为例,据粗略统计,该校有70%以上的师生经常从校园网上浏览、获取学校的有关通告和校园里发生的动态性新闻,校园网首页新闻的点击率最高达到5000次/每日,校园网信息传递功能的日益完善给校报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挑战。在信息传播上,网络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时效性强,跨时空传播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网络有着报纸无法比的优势,新闻稿完成后,“第四媒体”用不着现代报纸的排版、制版、印刷、发行,随时可把消息送到网上;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网相通,信息就会迅速通向那里,并可更新内容,扩大传播范围和信息量,提高信息的时效性。

  (2)多媒体和多元化的传播网络高度融合各种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给受众以全方位、多维度、图文并茂、音像俱全的信息。网络媒体没有篇幅限制,借助链接可轻易涵盖无限的信息。

  (3)交互性传播网络为受众提供开放的、双向的、具有交互性质的信息渠道,从而增强传播效果。网络作为一种媒体,其优势在于集多特性于一身,其集合优势所显示出的威力远远超出这些特性的简单相加。时问上可即时、随时播报,可长期使用,一经上网可随时查阅;空间上,容量无限大,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上,一改此前媒体受众的被动地位,实现了相互问的平等。而这些,是报纸所不能及的。网络时代的报纸难以在信息量、时效性方面占据优势,希望通过报纸获取信息的读者将越来越多地成为网络的追随者,尤其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

  作为普通高校内唯一一张有全国统一刊号,公开发行的报纸,充当着“窗口形象”和“培养园地”的双重角色,认识自己是发展自己的前提。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发扬优势、规避劣势的不问断过程。正确认识优势和劣势是校报今后发展的重要前提。

  网络新闻固然有其传播快、信息量大、受众面广的优势,但也存在着新闻报道缺乏深度(背景资料缺乏、新闻显得单薄)的不足,因为它缺乏或比较缺乏新闻出版过程特有的信息收集、整理、编辑、加工和传播的工作环节,在短时问内,网络无法对每条消息都做比较细致的编排,只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罗列,主次不清,重点不明,把最近发生的新闻放在首页,以突出“更新速度”。以广州大学2007年12月3日的校园网首页的新闻为例,学校部署精神“三进”工作的校级要闻与一些院系相对不是很重要新闻同处一个平面,而且按时间先后顺序罗列,11月28日发生的部署精神“三进”工作新闻已被推至最低位置,而刚刚发生的院系级新闻则由于刚刚发生的时间优势而排在头条位置。另外,言论和通讯等也是网络报道的弱势。

  再来看作为纸质媒体的校报在校园新闻报道上的长处。报纸相对于网络新闻,其长处在于有着规范的新闻采写、编辑、制版、印刷、发行等程序,作为传统的印刷媒体,人们多年来形成的线形阅读习惯还难以一下子改变,书面阅读更能激起人的思考和联想,另外,受众从网络上获取信息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如联网的计算机等,掌握一定的上网技能。而读报,只要识字,一报在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取新闻信息,而不用坐在固定的电脑前阅读。

  此外,报纸还具有资料性、可保存性等纸质媒体特有的属性。其短处在于受版面限制,信息容量小;受出版周期的局限,时效性差;受发行量限制,受众面窄。也正因为如此,校报正从过去高校校园新闻主要传播者逐渐让位于校园网。

  在校园网日益成为师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的形势下,校报如何找到自己新的发展空间?如何保持并发展不可替代性,应是校报编辑人员思考的问题。

  高校校报在浩浩荡荡的报业大军中能拥有自己独特的位置,主要原因就在于校报在报道校园信息、传递师生员工心声、建设校园文化方面有其不可替代性。竞争是机遇,压力是动力。在网络环境下,校报要以鲜明的个性营造自己的生存空问,维护不可代替性,关键是要正确定位,找准自己的坐标。正确定位,首先定位在校报是高校党政机关报,校报的职责是服务于学校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服务于学校建设发展的大局,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文章。校报又是高校师生自己的报纸,它对于高校师生来说,具有接近性,这也正是校报发展的潜力所在。要让师生真正感觉到那是我们“自己的报纸”。不同传媒虽然在相互渗透,但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优势各不相同,问题是如何把握好自己的优势,并将其发挥出来。如可以发挥报纸长于阐释的功能,在深度报道、跟踪报道、专题报道、解释性报道和精确报道上下功夫,加强评论、分析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介绍,注重特色竞争,开掘新的传播局面。

  确定个性鲜明的定位,才能为校报带来旺盛的生命力,才是报纸走向成熟的标志。而要形成鲜明个性,就必须在报纸本身的报道内容、增强新闻时效性、办报人员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

  在报纸的报道内容方面,要注重新闻的思想性内涵。在传播内容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所要求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报道,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信念和崇尚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健康向上的主旋律。在这一前提之下,校报的内容改革,可以有以下几点。

  (1)是增强深度报道如上所述,网络新闻的优势在于其报道速度,它甚至可以与新闻事实发生进行同步报道。如2007年11月28日,广州大学部署精神“三进”工作,新闻在当天就全部上了校园网,而校报却受出版周期和报道手段的影响,显然是“鞭长莫及”,直到12月分,相关报道才上了报纸。所以报纸要与网络竞争,就要在深度上做文章,把新闻的背景加厚,新闻报道的影响面加大、加宽。按照新闻学的理论,媒体的报道可以分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三个层次,“为什么”和“怎么样”就是深度报道。人们在第一时间从网络新闻中知道了新闻事件的“是什么”之后,往往还会有进一步了解事件的“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欲望,而满足这个需求的任务就应该由报纸来承担。如《广州大学报》2004午下半年开始实行改版,在第3版开辟了“本期话题等深度报道栏目,推出“大学城的晨光,我拿什么拥抱你?”、“我的美丽大学要为化妆品埋多少单?”等专题报道,结合当前校园中的各种现象,推出抛砖引玉,剥离表层现象而引发深层思考,在网络的简单消息报道后再做专题报道,弥补了网络没报道的局限性。深度报道要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热点问题的深层剖析来引起人们的思考,通过事实变动中的信息来诠释深度,通过新闻事实来折射深刻的时代命题。而表面化、简单化、单一化的报道只能使读者远离报纸。

  (2)是增强可读性办报人员要以敏锐的新闻感从看似平常的基层稿件中挖掘富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例推上头版,改进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摆脱公式化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的桎梏,从会议新闻中挖掘有意义的、师生关心的新鲜信息,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将信息主体凸现出来,以增加可读性;要努力扩大新闻报道的视野,把报道的着重点放在反映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学生团体活动等方面的典型事迹上面;学校重要活动的报道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应该是学校宣传需要与师生信息需要的有机统一点。

  (3)是增强受众观念校报反映的应该是学校师生共同关心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是师生看了有用的东西。这方面,校报有其特殊的优势,那就是它的读者都是本校的师生员工,他们都非常关心和热爱自己的学校,对学校所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特别关注。校报的编辑、记者要主动深入到师生中去,了解读者的需求,从师生的角度判断新闻的价值,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报道全校师生迫切想了解的富有实际意义的新闻事件。此外,在报道的内容上还要增加信息的文化含量、知识含量,传播校内的各种学术活动的动态,使之成为高校校报的一个显著特色;增加校报的服务功能,为师生读者提供各种服务信息。

  在增强新闻时效性方面,校报应想办法尽量少放“马后炮”,与时间赛跑,尽量以新鲜的内容来吸引读者,可以有如下做法:

  1)为重大事件“开天窗”编辑在画版时,为重大事件的报道预留版面,限定字数,派得力记者在事件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稿件,然后上版。

  2)写预发稿有些大事,如国家、学校的重大决策,出台前总有个酝酿过程,一旦确定,公布只是个时间问题。校报应争取在政策出台或开始实施的当天,就能让读者在报上看到有关信息,这会使读者对校报的时效性、权威性多一份信心,。

  3)向新技术要实效现在有条件的校报都电子版,有自己的邮箱。为记者配备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现代技术设备,实现记者在新闻现场发稿的可能。

  在办报人员队伍建设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对校报的办报人员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除了政治、思想作风、知识、业务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该学会熟练操作电脑,并具有快速利用各种电脑软件检索资料的能力。另外,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校报编辑对此也责无旁贷。校报编辑应培养学生通讯员骨干。学生记者是校报的主要依赖力量,对于他们校报既要使用,更要培养,校报编辑一定要以培养学生记者为己任,从各方面培养他们;发现文学新人。校报编辑还要善于从来稿中发现人才,与之保持经常的联系,培养和造就他们。应该认识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于校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校报的读者群中学生占了大多数,校报要贴近学生生活就成了必然的要求。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校报编辑和学生群体之问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的距离,而学生参与办报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他们往往能及时了解到周围同学的关心热点,希望从报纸上看到什么。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办报还能锻炼他们自身的能力,包括政治敏锐性、人际交往能力、驾驭文字的能力和敬业精神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校报不仅是一个办报机构,还应该是个培育人的地方。

  校报要在网络日益普及的形势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除了正确定位,加强队伍建设,对报道的内容进行改革,增强时效性之外,还应加快本身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创办电子版,构成传播的新通道并与原传播方式相辅相成。

  网络环境下,校报要争得自己的发展空间,根本途径还在于高校校园信息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各种新闻传播媒体各尽其长,这样,校报才能真正发挥舆论导向、宣传教育和信息传递的作用。要实现高校校园信息媒体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有几点做法:

  (1)首先是要加强对校园媒体工作的领导校报、校园广播台、有线电视台、校园新闻网等都是学校重要的宣传思想阵地,高校党政领导要深刻认识到高校校园媒体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舆论导向作用。要善于运用校园媒体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善于运用校园媒体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要注意发挥各信息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点,努力形成校园媒体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局面。

  (2)其次,打破各媒体之间割据局面,互补不足目前,有许多高校在建立了校园新闻网之后,网络新闻的管理同校报、广播台、有线电视的管理关系并没有理顺,要做到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从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人手,通过制度建设,打破各媒体之间的割据局面,有效配置新闻资源。可将高校所有的宣传媒体都置于校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之下,建立校园新闻中心,统筹汇总各种校园信息和新闻,使新闻中心成为统一的信息新闻集散地,实现校园新闻资源的整合和联动。各媒体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避免各自为政;既要相互促进,又要形成合力,突出整体效能。各媒体之间可以开展竞争,但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师生。如广州大学报与广州大学新闻中心原来是在校党委宣传部领导下两个独立媒体,两块牌子两套人马,2004年下半年,学校通过资源整合,新闻中心与校报编辑部合二为一,对采编工作作了较好的分工合作;网络新闻主要是与时间抢速度,每天滚动性地随时报道学校动态,学报则在网络新闻的基础上加强深度报道,推出了专栏、专题。网络弥补了校报速度的不足,校报弥补了网络新闻深度的不足。

  (3)再次,统一建立一支校园媒体学生新闻记者、通讯员队伍目前有许多高校的校报、广播台等基本上都是单独建立自己的通讯员和记者队伍,分别采写各自的稿件,同一新闻事件重复采写、报道。由于媒体之间缺乏相互的协调、沟通,一方面造成有限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难以体现校园新闻报道的总体部署,提高校园新闻质量更无从谈起。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作为我国高职院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本应该做到思想坚守、育人育德,为提高当前的青年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的主战场,依然存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诸多不足和缺陷之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新时期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对当前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以分析,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更好的完善和加强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包括了校报、校电视台、校广播电台、高职院校新闻网络等多方面内容,这使得高职院校内的新闻信息传播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同时也实现了新闻信息传播更加快捷,以及更加的具有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时效性,同时也追求有效性。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广泛运用多种方式传播新闻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及有效性。

  新闻信息通过高职院校的新闻网站在网络上可以迅速传播,而且网络上可以大量的传播信息,包括各方面的信息,包罗万象。网络上的信息传播也实现了跨空间,甚至跨时间的进行,完全打破了限制,同时也突破了信息内容及含量的限制,这样就实现了新闻信息传播速度的极大提高。而且通过网络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可以广泛利用到多媒体技术,这使得信息的形式丰富多样化,真正实现图文并茂、声影同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能够传播新闻信息,使受众可以让多种感官接受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播也使得原本相对严肃而又单调的宣传教育内容可以非常巧妙地融合于当前的高职院校新闻信息之中。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在自主的浏览网络信息时,通过阅览生动活泼而且轻松愉快的信息,同时获得了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丰富了知识面,从而很好的实现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是以学生作为受众的,因而具有相对而言较强的针对性。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新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以及反映的问题主要都是以围绕学生这一特定受众而展开,因为它与其他社会新闻媒体相比较更具备一种亲和力,容易让学生在思想上更易于接受,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更多的关注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又将时事热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深入报道,加以舆论引导,使学生更有兴趣进行关注,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潜移默化形成影响的作用。并且高职院校新闻媒体通过开放的交流平台,转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直接强制性教育方式,提高了学生受教育的主动性。

  校园媒体传播特别是校园内部网站的互动式交流平台,能够吸引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教育改革要求下的主动式参与,在这样的交流互通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思想碰撞。可以说,高职院校校园新闻媒体在这个方面很大程度的促进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方式的变革。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信息时,往往采用许多形式进行全方面的报道,实现图文并茂、声影同步,运用包括传统的文字报道,加之现代化的影音素材,令很多原本乏味的单一性文字表述,通过多媒体影音媒介,更为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大学生面前,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功能的高效高质性。

  如今,网络的发展极为迅猛,可以说几乎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生活都可以说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也注意到了网络的影响力,因而出现了校园网络平台,并快速的发展起来。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充分利用网络来协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的新闻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包含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再加上网络上传播也非常的快捷迅速,并且易于保存,因而结合了以上特点的网络成了高职院校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好载体,成为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新宠,也受到了广大高职院校师生的欢迎和青睐,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是一个重要工具,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院校育人氛围的形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的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来获取大量的信息,因而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是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然而如今的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往往只是反映当前学校的工作以及一些会议的报道和领导的讲话,而且我们也可以发现,我们通过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尤其是校园广播,总是报道一些娱乐方面的新闻,往往成为了一个“八卦”站,这就忽视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开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也往往都忽视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只重视实际工作的宣传、事务与说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忽视了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当前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往往出现一种“只报道表面,不深挖实质”的现象。很多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因为没有很好的思想引导,从而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理解,形成了一些并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当前网络的发展及其迅猛,网络上许多形形的信息对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产生极大的冲击。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大学生们思想活跃,反映灵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如今大学生广泛涉猎各种信息,而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最主要的途径。然而青年大学生那个在心理和思想上依然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还欠缺社会经验,政治素质依然较低,这就比较容易受到一些报道的“误导”。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信息时不加以正确的思想引导,让学生自主消化,这容易产生学生在思想上的“误解”,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导向性定位。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在高职院校内部,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承担着很大一部分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的任务。因而,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内容,最广大的受众都是在校的青年大学生,所以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往往都轻视,甚至忽视了自身的影响力,因而并没有很好的运用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最大受众群体就是广大的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因而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如果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那种高高在上、空洞说教的姿态,必然会导致广大受众,即广大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丧失。同时,由于以往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总是只报道好的方面,不报道校园内存在的一些不足,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助长一些不正当的分歧和行为,从而造成了广大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信任的缺失。媒体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受众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失去受众,谈何发展。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想要实现突破和不断发展,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方式,克服刻板教条的做法,坚持从广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关注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坚守“学生本位”理念,广泛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手段,以鲜活生动,形象有趣的新闻内容来吸引广大的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力争满足广大大学生多元化各层次的需求。

  此外,高职院校校园新闻媒体在不断满足大学生群体的重点需求的同时,也应当不断整合各类媒体资源的优势,尤其是要发挥好校园网络平台的优势,借助网络平台的快捷、海量等特点,更好的实现校园媒体的多元化功效,特别是思政教育领域的联动功效。

  高职院校要强化校园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我觉得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高职院校的新闻媒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础和前提就是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必须得到受众,即在校的广大青年大学生的信任和信赖。如果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成为了一公信力缺失的媒体,那么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无从谈起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杜绝“放大话、放空话”的作风,踏踏实实地报道真实有效的新闻信息,从而获得广大受众,也就是广大的青年大学生的普遍认可。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要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除了要强化其自身在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力外,还必须不断优化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也是能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非常关键的一点。环境因素是一种重要的熏陶力量,通过环境因素的渐进影响,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思政教育是以一种亟需大环境影响的教育类型,因此,校园环境的优化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政教育效果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在这里,校园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类。高职院校的新闻媒体当属于人文环境的重要范畴,其主要作用就是要不断优化校园人文环境中的舆论环境。正能量的舆论环境对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有着很大的推动力,良好的舆论环境有益与身处期中的高职大学生群体保持积极的精神面貌,形成向上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偏向性的选择健康、纯洁的传播信息,促使其端正行为,秉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