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德体育近年来,校园新闻传播已经普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当今社会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一种庸俗化,娱乐化传播观,而缺失严肃认真的人文关怀精神,这种传播观也渗透到了校园新闻之中。但是,那些真正能赢得大众尊重的应该是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新闻作品。我们从校园新闻的媒体特点,从校园新闻与人文关怀的联系,从新闻事业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从人文关怀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契合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校园新闻报道中亟需强化人文关怀。正视并研究这一问题,有利于引导新闻界自觉倡导人文精神,塑造其社会正义和良知的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科学发展。
校园新闻是校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校园内部对新闻内容的传播,另一种是泛指与校园有关的新闻。前者是狭义的概念,后者广义上的概念,在本文中将要论述的是广义上的校园新闻(但范围仅限于高校校园新闻)。此外 ,从报道校园新闻的媒体看,除了校内媒体,还有校外媒体,它有相当大的外延。因此,我们还应该了解校园新闻的媒体特点。
校园新闻除了具有的“真实、新鲜、公开、重要”等一般的新闻特征之外,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1、教育性。校园新闻的教育性首先体现在校园新闻报道的内容上 校园新闻常用大量的篇幅宣传贯彻落实德、智、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高等院校还常常报道高校的院系调整和招生、教育改革、课程建设、教育科研工作、后勤服务及师生的校园生活等,以发挥其促进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作用。可以说,校园新闻的内容没有包含教育要素的。
2、接近性。接近性是指社会类型相同的人们对同一事实的态度比较接近,反映了相同社会类型的人在共同利益和心理特点上更有为接近和一致的地方。一般来说,新闻与读者的某种关系,程度越紧密,读者就会越关心,新闻价值就越大。
3、专业性。学校的许多工作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报道学校的工作离不开专业性,科研教学工作的报道亦是如此。专业性还体现在校园新闻中涉及的专业新闻。
4、文献性。校园新闻媒体中有线电视、有线广播的录像片或录音带虽然拥有量不大,但学校基本上都有专门的机构来保存,都会对校园事件或与之相关的史料做出贡献。而校园中的校报虽然出版的周期比较长,时效性较差,可他反映的事情却都是学校近期发生的事实。
5、周期性。学校生活与工作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相对稳定的招收学生制度,便得各级各类学校每年都要送走一批毕业生,迎来一批新生,围绕这种周而复始,校园新闻不可避免地形成周期性的特点。
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中世纪的人文主义,它是作为神学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其核心就是肯定人和人性,要求把人与人性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层面的问题,他颂扬理性,崇尚知识,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和崇高,主张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总而言之,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新闻学说到底是人学,因为新闻的传者、受众都是人,其报道的信息也都是由人的活动所引起的某种变动。所以新闻的发展离不开对人的关注,而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新闻理论中,也处处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新闻应该是从关注人、尊重人的角度来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从而为人服务而不是干扰人的生活。
正是因为人文关怀的内涵是关注人的自身,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因此,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根植于高校的校园新闻在人文关怀的大坏境中提倡人文关怀的构建,既有客观因素的促进,也有其主观因素的催生。
“人文关怀”的传播理念使广大受众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些新闻传播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这和以往那些只有传媒人自己的意志和思想、鲜有受众的意志和思想的新闻相比,不光多了人文关怀,更多了新闻的生命力。社会媒体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走过的从“人文教化”到“人文关怀”的道路为校园媒体构建校园新闻的人文关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然,校园传媒人向社会媒体的学习从来没有停止过。
人文关怀要关注的是普普通通的群众,而校园新闻媒体是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新闻单位,是,一直以来,被人们是看作是以政治宣传为主的。但两者看似矛盾,实则一致。因为,坚持群众观点和为人民服务一直是我们党提倡的一贯的工作作风。所以,从人文关怀的内涵来说,它是和我们党的新闻宣传政策相一致的。校园传媒人更应站在人文关怀的高度,转变传播观念,改革新闻形式,丰富新闻内容,不断满足受众的合理需求。千方百计为受众服务。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催生了素质教育。从教育哲学角度考察,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精神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个体的素质、民族整体素质,并以我国优秀的民族素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只有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校园提供了思想基础。只有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前提下,人文关怀在校园新闻中的构建才能成为可能。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人性化的教学活动、人文化的教学环境是校园新闻的重要素材,真实地反映这些人性化的教学和管理、人文化的环境与生活,通过新闻推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就是人文关怀在校园新闻中的最终体现。
在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主要通过具体的新闻事件来体现。有选择地传播反映受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传播受受众需要的信息,这就是新闻实现人文关怀的手段。因此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是对社会核心文化价值观的确认和推进,是媒体的主要社会职能。而媒体的社会职能首先决定了其新闻的真实性。说真话,说实话,客观反映真实事件是新闻的原则。新闻真实不光是对新闻当事人的尊重,更是对受众的尊重。如果新闻夸大或缩小事实,甚至凭空捏造的现象,那么他对新闻当事人和受众来说是一种欺骗行为,就谈不上关怀了。
在今天看来,当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更加强烈时,出现了人文关怀让位于经济关怀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假新闻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在作崇。正是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一些媒体背弃了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忘记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所以,如实报道新闻事件不仅是新闻人文关怀的前提,更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
提倡人文关怀与还应该注意新闻的贴进性。贴进性是对新闻信息的客观需求,也是媒体遵循新闻规律的必然取向。如果媒体离开了新闻的贴进性,就会失去受众市场,只有贴近受众才能赢得受众、赢得市场,因此,在这一点上,新闻的人文关怀又是与媒体的经济利益相辅相成的。校园新闻的人文关怀要受众的精神需求,贴近受众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要在新闻的贴近性上体现新闻的人文关怀,比如在题材选择上,要选择一些新闻性较强、与受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为受众所关注的工作作为报道内容。媒体要从校园生活入手,抓住校园和社会的密切关系和受众的关注点来加以报道。每年的六七月,受众最关心的就是学校招生情况和就业情况,这两个方面也是学校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点,媒体就要对这两个方面作详细报道,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体现校园新闻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还体现在灾难性报道中。人文关怀说到底是对人的尊重,灾难面前人的表现是最值得关注的。灾难是冷酷残忍的,但人是又情感和理智的,在灾难面前人如何显示他理智沉稳的一面,如何显示他的情感与关怀,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在人的生命遇到无谓的伤害时,在新闻报道中流溢出关切之情,体现出人文精神,自是新闻报道的题中之义,同时也是一种对人生命价值的张扬。如2003年非典时期,北京有很多高校停课封校,也有学生不幸染上非典,媒体在此进行报道时,就尤其应该以人文精神来表现灾难总得人生光辉。北京有家报纸就有这样的报道:一名学生被确诊为“非典”,其所在班级的同学得知这一消息后,给他发了一封信鼓励他说。“希望你鼓起勇气,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尽早地摆脱病痛。我们也会尽力帮助你,绝不会让你掉队的。”
从这些报道中我们体会到非常时期人与人之间可贵的鼓励与宽容,增强了新闻报道的人情味又有厚重感,增强了新闻传媒效果,大大鼓舞了人们抗击灾难、重建家园的信心。
新闻人文关怀的程度如何归根到底取决于新闻记者编辑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总体水平。要构建校园新闻的人文关怀,体现校园媒体的人文精神,校园媒体工作者就应该在思想上明确新闻传播的目的,在行动上时时刻刻以人文的视角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从新闻工作者自身来看,记者的使命就是做一个历史的忠实的记录者和守望者,记者的使命在于弘扬人文关怀,使诸如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等常识性价值观融入人民的心灵。记者应该是理想主义(或曰完美主义)者,总要想着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使我们的社会更文明、更进步,使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记者既是记录者,又是新闻启蒙者,用新闻的方式进行思想的启蒙。一名有良知的记者应持有的新闻理念为:所有人都能啜饮公平的雨露、沐浴正义的阳光,所有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能获得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人文理想才是新闻记者真正要抵达或实现的目标。
在中国的新闻界,记者的职业道德已经和泛滥的假新闻纠葛在一起。有偿新闻、吃拿卡要在新闻记者群体中蔚然成风,社会对记者“无冕之王”的称呼已经变成了记者的一种特权,由此,媒体记者在公众面前丧失诚信,媒体形象也受到社会质疑,新闻人文关怀更是缺失严重。所有媒体工作者只有重新审视职业道德理想,时刻强化新闻自律,才能修补新闻人文关怀,重塑媒体形象。媒体应当走“个人自律、媒体管理、社会监督”想结合的路子,最终达到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
作家龙应台说过这样一句话:“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媒体弘扬人文精神是社会的整体需要。校园媒体工作者在新闻素材选择、采访语言运用及新闻写作心态上都应体现新闻的人文关怀。在市场经济新环境中,特别是在经济关怀的强势进攻下,校园新闻更应突出“以人为本”的前提;在关注当代人生存状态时,特别是在报道中,更应重视人文关怀的体现;在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过程中,特别是向师生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时,应增强人文色彩的笔墨,传播社会良知,引导公众情感,反映社会核心价值观,以此体现对人的根本关怀、普遍关怀和长期关怀。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正确引导舆论, 构建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媒体需要将自身的舆论引导作用加以充分发挥,科学报道正面题材。同时高校媒体需要淡化处理校园内出现的不良言论与现象等负面议题,并进行批判,确保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加强学校出版社、校内广播电视、校报校刊建设。校园新闻工作者可以挑选采访对象和新闻报道角度,在新闻报道中体现所要宣传的思想,以免大学生抵触生硬和直接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三是构建和谐校园。大学生可通过校报和校园网站等媒体的协同服务,快速及时了解教科学研究成果、校园活动开展情况、学校工作进展状况;同时师生能够利用校园媒体发表自身对学校工作的建议与看法,使领导能及时知晓师生的呼声。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品牌文化建设成为了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的品牌文化建设需要高校不断发掘自身的文化特征与办学理念,将新闻宣传的媒体作用加以充分发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自身的美誉度与知名度,赢得社会的认可与合作。高校需要优化整合校园资源,形成宣传合力。高校要想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必须结合媒体特点来优化整合资源,减少设备与资源的重复利用,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为新闻宣传提供一定支持。当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高校可以集中各媒体的办公场所,有效挖掘深层新闻,统一调配设备与人员,实现资源的共享。另外,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对高校广播文化以及校园网络的建设加以高度重视,利用校园广播及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网络和广播等新闻宣传更好地服务于高校。
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色来创新新闻写作思路,保证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通常校园报道写作思路可分为“由小见大”和“由常见异”两种思想,其中前者多指校园记者难以接触各地的要事与大事,只能采写小事,这就要求其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来充分发掘小事件中的新闻价值并进行报道。后者则是指校园记者接触的多是日常事件,因此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报道平常事件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优化配置资源是保证新闻宣传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要想改变校园媒体“各自为政”的局面,改进各媒体的缺陷,高校必须要成立专门的主管部门,有效管理与协调各个媒体,汇集各个媒体的新闻资源,使其成为新闻信息的集散地。当然宣传主管部门需要以各个媒体的特点为依据,对新闻报道采写加以统筹考虑,避免全部媒体同时报道同类新闻而造成物力与人力的浪费。同时需要结合不同媒体的具体写作要求特点,对稿源加以协调分配,从而保证校园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宣传的“统一战线”,发挥出各类媒体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总之,只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才能有效节约财力、物力和人力亿德体育,提高宣传效率,实现最大化的宣传效能。
高校要想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需要塑造一流的学校形象,结合校园特色来创新写作思路,优化整合资源,突出媒体特色,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功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文化建设,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主体是全校师生员工,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即高校体育院系和体育部或者体育教研室等。体育新闻传播除了一般新闻传播的共同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其传播途径也是包含高校所有的媒体途径,并且体育行政部门还有自己专门的宣传途径。
广播。高校校园广播是高校媒体中最早出现,也是最简单、直接的一种形式,是校园宣传工作的主体之一。校园广播具有信息传播及时、快捷、简短的优势。易被听众无意识地在课余饭后轻松地接收。尤其是遇到突发性事件或现场直播,广播的独特优势就发挥得更明显。
宣传橱窗。高校的宣传橱窗是一种简单的宣传媒体,它们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时效性特别强,而且十分灵活机动,成本也十分低廉,形式简单并且比较美观,富有丰富的创意。可以说宣传橱窗是高校媒体中的活跃分子。它们除了传递内容以外,还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反映出高校浓郁的文化气息。是师生员工课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地方,是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宣传橱窗,能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政治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宣传橱窗作为一种机动灵活的媒体,也存在其篇幅小、张贴时间短,很难全面地、持续地对受众施加影响。而且很多橱窗的宣传内容为手工制作,显得比较杂乱,没有专门的管理者,经常还会出现刚贴上去一会儿就被其他的宣传内容覆盖了的情况。
网络。校园网络是一种新兴的高校新闻媒体形式,它具有更新速度快、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等特点。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工作空间和宣传渠道。校园网络目前已经成为高校加强体育新闻传播的一种主体媒体形式。在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首页、聊天室、校园论坛等栏目进行体育新闻传播外,高校的体育行政机构还建立了自己的网页,有着丰富的宣传内容和广阔的宣传空间。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学生消费能力的提高,很多大学生都在使用电脑,电脑在日常的校园体育新闻传播中,可以充分发挥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建立体育新闻平台,向大学生提供一些及时体育新闻、健康信息、运动方法、注意事项等信息。既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也显得温馨体贴,使同学们真正感到大学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对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服从管理、遵守公共道德等素质大有裨益。因此,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日益显现出它深刻的文化意蕴和价值。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导向功能。导向性是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具体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多姿多彩。这些丰富的体育新闻传播内容不仅使校园文化活动朝气蓬勃,富有生机,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对学生掌握多种体育知识和方法起着积极的作用。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活动在传播体育信息、造就舆论环境的同时。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在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上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文明、高雅的生活目标。这就为大学生排遣精神压力、打发心中郁闷和发泄过剩精力创造了条件,对大学生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起着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教育功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对大学生的体育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必然会表现出明显的教育功能,比如通过生动的报道和宣传优秀人物来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弘扬爱国精神。培育体育社会公德等。另外,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可以让大学生快捷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体育信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可以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亿德体育。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拓宽了大学校园各种体育信息的来源。是现代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动力源泉。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激励功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师生员工的高层次精神需求,在沟通参与者思想情感的同时。使师生员工感受到关心和尊重。在培养师生员工共同的体育行为规范的同时,促进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群体意识的形成,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从而增强学校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弘扬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深深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激励教职员工积极进取、不畏艰难、开拓创新,鼓励在校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为学校争光,从而在整个校园形成一种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娱乐功能。在高校里,教师们有着繁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们也有着紧张的学习压力,通过体育新闻传播可以有效地消除师生们的焦虑与疲劳。一方面,高校体育新闻丰富的传播内容让师生们在课余饭后无意识地得到调节,从而消除紧张的情绪。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新闻传播通过体育知识的传播,引导体育行为,让师生们积极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带有浓厚的娱乐性。它要求师生们亲身参与运动,在愉悦身心的活动中承受一定的负荷。发展自己的体能。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里,体育活动以其娱乐性、趣味性和可选择性的特点,迎合了师生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已经成为师生员工的主要娱乐方式。
提高思想认识,明确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重要性。实践证明,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是体育文化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沟通全校师生员工的纽带和桥梁。它能够以学生的视角、学生的语言反映体育生活、评价社会时事、交流体育方法、分享媒体信息,特别容易被学生群体认同和接受,其效果明显好于搞一些强制性的规章或制度。因此,高校领导和体育工作者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一定要摆正校园体育新闻媒体的位置,注重发挥它的文化教育功能,善于运用体育新闻传播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以及大众体育文化推广等工作的开展。
从广义上讲,“媒体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普遍认为,在市场需求和全球大潮流的驱动下,媒体间除了融合别无选择。杰·尼尔森曾在《传统媒体的终结》里预言曾说:未来五到十年间,大多数现行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它们将被以综合为特征的网络媒体所取代。尽管观点激进,但传统媒体通过融合主动寻求发展的形势已经逐渐明朗,“全媒体”概念应运而生。
借鉴国际理念,实现高校校报、校园新闻网、广播台、有线电视台的融合是高校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目标。
这里主要针对高校校报、校园新闻网、广播台、有线电视台四种媒体。即通常所说的高校主流媒体进行分析研究。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校园媒体中的主要形式。它伴随着中国高校的创办而生,是最早的校园媒体形式。比如,北京大学校报创办于1917年,只比学校创建的历史晚19年,这份当时叫《北京大学日刊》的报纸被视为中国最早的现代报刊之一。而更早的校报则是1895年创刊的天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校刊》。迄今已逾百年历史。作为纸媒,校报主要以文字和图片为载体,便于反复阅读。
校园广播是指在校园的范围内对受众进行有效信息传播的声音媒介和手段。它的出现比校报要晚,校园广播具有“短、平、快”的优势,能够达到有声广播和时效性的较好结合。
校园有线电视的出现,使得校园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为增强。随着学生公寓有线电视的接入,校园有线电视的受众已从教职工扩展到全体师生员工。
校园新闻网是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建立和运行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校园媒体形式。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海量信息等特点使得校园新闻网受到校内受众群的欢迎和青睐,对校园传统媒体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校园新闻网也使得校园媒体的受众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新闻传播触角已经超出校园范’围,延伸到整个社会。
在这四个校园媒体中,校报是目前所有校园媒体中唯一获得新闻业务主管部门认可的媒体。1998年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设立高校校报类报纸刊号系列的通知》,把高校校报纳入全国统一管理的公开出版报刊系列,中国高校校报有了“cN”号,迎来蓬勃发展时期。校报也是教育部要求设立机构组建专职队伍的唯一校园媒体,因此它也是管理最为规范、发展最为成熟的一种校园媒体形式。据统计,截止2004年9月,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高校校报已有1000余家,编辑队伍超过3000余人,年发行量已超过3000万份,受众覆盖了中国高校的全体师生和部分社会人士。目前,国内出版周期最短的校报是周报,大多为旬报和半月报,最慢的则是月报。周期性较长、时间滞后性明显已成为校报的最大缺点。
校园广播多是教师指导,学生具体操作,形式较为松散,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播出。尽管其时效性较强,但由于没有专职的队伍,校园广播的原创新闻严重缺乏,呈现出“有声音,无新闻”的局面。
就校园有线电视媒体而言,由于资金投入、人员技术等门槛较高,目前各高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只有少数高校投入力度大,队伍建设、硬件建设以及内容建设均实现了较大发展,基本形成了“电视台”的规模。总体上看,电视媒体的长处和优势在高校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校园新闻网已迅速地被各大高校建立起来。但一些高校在认识上也出现误区,把学校官方网站与学校新闻网划等号,视为一体,严重削弱了新闻性。一些高校的“新闻网”只动态消息,无异于电子公告栏,内容单一、编校质量低、八股文盛行等缺点表现突出,没有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
目前,除有线电视外,其余三种媒体已基本在全国各高校建成。其直接受众已超过3000万人(在校学生2009年达2979万人,按教育部规定的生师比16:1计算,专任教师已经达到186万),而间接受众,包括校友、学生家长、其他社会人士等,数量可能更加巨大。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新闻媒体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在育人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要求“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设”,这是在中首次对高校新闻媒体建设提出要求。因此,办报高校新闻媒体,其意义已不止“内聚人心、外塑形象”那么简单,可以说,这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遵循新闻规律,按照先进的传媒理念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着力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是校园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现实情况看,由于高校各媒体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范围内运转,且不涉及市场化运作,融合的可操作性远比社会媒体简单。但是,尽管媒体融合已成大势所趋,但高校新闻媒体的步伐依然缓慢。从1996年6月起,清华大学在校园网上推出了《清华每周新闻》(中英文版),1998年校刊《新清华》推出电子版,后来叉开设了视频和音频栏目。这是高校新闻媒体走向融合的雏形。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学校官方网站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各种格式的校报电子版(如利用Dreamweaver制作的简单网页、PDF格式等)或者网络版(主要由华文网报有偿提供技术),走出了报网融合的初级模式。也有不少校园电视台、广播台在学校主页菜单链接了各自建立的网站,上传了已播出的视频和音频节目。
但是,从传播内容、组织机构与人员等来看,融合时代并未到来。从目前各高校新闻网的现状来看,一些新闻网没有与其他媒体互动,栏目的内容设计深度不够,的多属于动态新闻,缺乏高校专题新闻、深度透视报道、校园热点评析等内容。同样,不少校报不仅没有与新闻网互动,形成优势互补,反而简单而机械地“抄袭”新闻网的内容,沦为新闻网的“纸版”,深度与可读性大为削弱。丧失了深度的校报,在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网的冲击下,愈加显得可有可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新闻中心,复旦大学等高校成立了新闻文化中心,但没有实现对校园媒体的统领。真正意义的高校新闻媒体融合尚未起步。
1998年,哈佛大学教授克瓦克(Bill Kovach)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森斯特(Tom Rosenstiel)在合著的《极速》中提出,“媒体联动和整合不是简单的组合和拼装,而是建立在稳固合作关系上的一种互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新媒体百科全书》对“融合”的解释也指出,融合并不单单指技术上的融合,也包括制度和结构上的融合。
高校新闻媒体融合要基于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基于专业化新闻宣传的要求,基于高知识分子受众的需求,从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等多方面考虑,切实改进高校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坚持走专业化、一体化、多元化的道路,全力打造以高校校报、校园新闻网、广播台、有线电视台等多媒体融合而成的高校“全媒体”。
融合不是简单的整合,要实现实质性融合,思想与理念必须统一。只有在同一个理念指导下,高校新闻媒体才能形成一个整体意义的“全媒体”,从而达到聚合放大的功效。
2005年,教育部首次发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高校校报工作,明确了校报的功能、使命与宗旨:“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全面贯彻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牢固确立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办报宗旨。”显然,由于媒体性质、所属对象、服务对象等具有完全一致性,这里的功能、使命与宗旨同样适用于其他校园媒体,可作为高校“全媒体”的核心理念。
依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校园媒体的现状,高校新闻媒体融合绝不是简单的“1+1+1+1”。试图将各种形式的媒体平行地做大做强不仅有悖于融合的初衷,而且是难以实施的。这里的融合,必须明确现有媒体谁占主导地位,谁是主要形式;必须规避各自的弱点,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必须有各自不同的分工和取向,最大限度地避免同质化问题。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同时提出,“充分发挥高校校报作为校园主导媒体的作用。促进校内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的整合,做到资源共享。”这为高校新闻媒体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思路。鉴于此,加之校报的管理最为规范、发展最为成熟、人员最为齐备,笔者认为,在由校报、校园新闻网、广播台、有线电视台等组成的高校“全媒体”中,校报应占主导地位。由于网络具有多媒体特征,能包容其他媒体内容,加之时效性强、容量大、传播范围广,应为“全媒体”的主要形式,即通常我们说起“高校全媒体”应该是指高校校园新闻网。而广播、电视在高校现行体制下要做大做强相当困难,应摆在次要地位。由“媒体融合”而衍生出的诸如校园手机报等新兴媒体也只能属次要地位。即以“1+1+N”的媒体生态形式构建高校“全媒体”。
依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地位进行分工,取长补短,避免同质化,形成优势互补,形成高校“全媒体”的整体合力。
内容始终是新闻媒体的生命力。因此,在“1+1+N”的模式中,占主导的校报应充分体现权威性和深度性,负责议程设置,拟定近期报道重点,实施重大专题报道,确定舆论导向,逐步转型为深度新闻、观点新闻的内容制造与提供者。充当主要角色的校园新闻网应发挥实效性和集纳性优势,一方面成为动态新闻的主要播报阵地,另一方面为其他媒体提供展示平台,成为不与报纸冲突的集中展示者。广播台、电视台弥补报纸与新闻网在音频和视频的不足,手机报其他媒体弥补空间性的不足。
从新闻内容与形式上看,如果按照新闻线索采集的时间性将新闻分为第一时间报道(告知发生了什么事,消息)、第二时间报道(还原新闻发生时的面貌,通讯)、第三时间报道(寻找事件发生原因、补充更多背景,长篇通讯、调查报告)和第四时间报道(探究原因、预测社会影响等,连续报道、调查报告、新闻评论),那么,新闻网、广播台应以第一时问报道为主(追求快速播报),电视台以第二时间报道为主(追求现场感),报纸则以第三、四时间报道为主(强调深度、高度与广度),而手机报只发简讯。由于新闻网能够容纳其他媒体的所有新闻内容,实际上最终它涵盖了各种形式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时间报道,内容实现了最大化,形式已有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全媒体特征得已充分体现。
新闻网是互动的中心。报纸与新闻网的互动是最主要的互动,具体而言:报纸不再利用大量篇幅刊载动态消息而以简讯形式记载;报纸在当期出版后为新闻网提供当期刊发的深度报道与评论(确保首发的情况下供转载);报纸可以从新闻网刊载的消息、BBS的帖子中寻找新闻线索;新闻网承接报纸卸载的动态消息,以“文少图多”的形式进行密集播报,同时承接报纸因版面原因无法刊载的其他次要新闻;新闻网为报纸电子版(或网络版)提供展示平台。广播台与新闻网互动:新闻网为广播提供当天的消息,为广播的音频节目提供网络展示平台,或者为“网络电台”(广播与网络融合的衍生品,这是融合的更高级别)搭建平台;广播为“网络电台”提供内容,也可以从新闻网BBS的帖子中寻找校园话题。电视台与新闻网互动:新闻网为电视台的视频节目提供网络展示平台,或者为“网络电视”(电视与网络融合的衍生品)搭建平台;电视台为新闻网提供视频节目,也可以从新闻网寻找线索。手机报与新闻网互动:新闻网为手机报提供消息,提供手机报网络版展示平台;手机报可以预告新闻网当日的要闻和深度报道,提醒受众关注。
除了与新闻网互动外,其他一些媒体之间也可以实现互动。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标注新闻来源以放大、强化各个媒体的影响力。如此一来,各媒体分工明确但紧密交织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高校新闻媒体的价值。而新闻网作为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新闻产品的集散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媒体”。
目前,在大部分高校,媒体的上级管理部门并不统一亿德体育,如校报大多数隶属于党委宣传部,但也有的隶属于党委办公室,还有的是独立机构;校园新闻网有的还隶属于网络中心,有线电视也有的还隶属于电教中心,手机报则由校团委、学生处主办的居多。媒体之间也是相对独立,各自为阵,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都有各自独立的一套班子,都建有自己的记者(通讯员)队伍,分别采写各自的稿件,处于分治状态。因此,时常会出现采访撞车、新闻重复的现象,造成了校园媒体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另外,除校报因为要接受新闻出版局年度核验,在出版质量和周期等方面管理相对规范以外,其它几种媒体管理较为松散。通过融合,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对高校新闻媒体进行管理、协调、评价显得尤为必要。
设置新闻中心,直接对学校党委负责,由党委宣传部统领。新闻中心下设办公室、采访部、报网编辑部和广电编辑部四个业务部门。考虑到高校的编制紧张,在建制上,可将办公室和采访部合为一个机构,报网编辑部和广电编辑部合为一个机构。
这里的采访部按通讯社模式运作,相当于学校的通讯社,可在专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建立大学生通讯社,既弥补高校新闻从业人员的配置不足又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大学生通讯社可设新闻部(负责常规新闻采集)、摄影摄像部(负责图片和视频采集)、深度报道部(负责策划专题与实施深度报道)和副刊评论部(负责校报文艺副刊稿源和新闻评论撰写)。采访部负责学生记者队伍的管理与调度以及采访的实施,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的采集。本着“特约稿件专供特定媒体”(主要针对校报)、“一次采集,多次使用”的原则,所有稿件均进入待编稿件库,供各个媒体取舍并加工。
报网编辑部负责校报(含手机报)、新闻网的编辑,本着“内容相同,形式不同”的原则对采访部提供的基础素材进行分类、粗加工(供新闻网)、深度加工(供校报),然后在新闻网和校报(含手机报)上。如果需要进一步对素材进行挖掘或者配发新闻评论等,则反馈给采访部,采访部再反馈给深度报道部或者副刊评论部。
广电编辑部负责广播台、电视台的节目编辑、制作和。办公室负责新闻中心日常事务,负责组建审读、阅评专家队伍监督、评价各媒体质量,负责监督校报发行以及其他媒体的运行情况。
总体上说,对人员的融合便于学校主管部门的管理,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就高校而言,还可以起到其他重要的作用。
一是可以建设稳定的,职业化、专业化的队伍。目前,除部分高校校报编辑部被列为专业技术岗位,专职编辑可以评新闻类专业技术职称外,绝大多数高校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是按事业单位干部系列来管理,不能评新闻类专业技术职称,缺少新闻职业人的专业追求,没有明确的新闻职业发展规划,这严重影响了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化发展。基于上述机构设置,将这些新闻从业人员归口到新闻中心,并将新闻中心各岗位列为专业技术岗位,即可解决这一困扰已久的问题。
二是可以为学生记者搭建跨媒体实习实践平台。高校编制有限,无法为新闻中心配备足够的专职人员,新闻中心只能通过建立“大学生通讯社”来解决采访部的人员紧缺的问题。将四个媒体的学生记者融合到大学生通讯社当中,让他们接触到各个媒体的风格,将他们培养成“多面手”,进而成长为“全能记者”,这无疑有利于学生记者成长,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率先灌输了媒体融合的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高校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职责。而高校的校报作为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在宣传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在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方面,在推动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它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舆论阵地,是学校改革、开放、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办好校报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和谐校园的建设及人才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建立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精干高效的学生记者队伍,则是办好校报的重要条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蒸蒸日上的蓬勃事业,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显得日益重要。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全国的很多高校纷纷成立了新闻中心,以此加强学校的宣传工作。就南京师范大学而言,近年来,伴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内涵建设的逐步提升,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越来越重要。学校每周都有重要的会议或活动,院系的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后勤部门的服务、保障工作,以及大量的名师讲座、学术交流、获奖人物、先进榜样等大量的新闻事件需要去报道采访。校园新闻网――阳光网上的新闻更新日平均几十条。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优化资源,发挥效率,学校于2000年成立了校新闻中心,将校报亿德体育、网络、电视与广播等校园媒体纳入统一的管理之中,集中力量,全面做好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
然而,面对学校的突飞猛进发展态势和大量的新闻报道事件,宣传工作显然任务艰巨,每天仅靠宣传部的仅有十几名老师是不能做好这一工作的。要保质保量圆满地完成学校的宣传工作,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高效、精干学生记者队伍,则能起到很好的协助和补充作用,为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增添活力。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觉得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是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以《南京师范大学报》为例,该报的学生记者队伍建设已有近20年的历史,并伴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而壮大。从最初的几人到现在的30多人,不仅人数增多了,而且分布面也扩大了,从过去的以文科院系的学生为主,到现在的文理工商院系的学生都有。正因为有了学生记者的补充力量,有效地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使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并不断取得成绩。
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学生记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大都能较出色地完成各种新闻报道与采写任务。学生记者及时地出现在学校的各重大活动现场,快速、高效地做好新闻采写与报道,让全校师生在第一时间内通过校园网、电视广播与校报了解到学校新近发生的事情,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优势,为宣传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他们是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轻骑兵,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生记者大多是经过严格筛选而选的优秀学生。他们思想政治觉悟高,品德优良,思维敏捷,文字功底好,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人沟通,对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起到很好的提升和促进作用。学生记者生活在校园之中,对身边的各种新思想、新风尚、新动向都能体察入微,随时都能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予以报道与反映。由于学生记者具有敏锐的新闻嗅觉性和独特的新闻眼光,他们报道与采写的文章题材新颖、视角独特、内容丰富,全面深入地反映了学校的日新月异变化及取得的成绩,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称赞亿德体育。
例如,我校近年来在江苏省校报评比中有40%的获奖作品是学生记者采写或与老师合写的。而社会媒体所青睐的文章也大多是由学生记者采写的来自学生生活、学习及社会实践一线的有意义事件。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高校校报工作研讨会上指出,“高校校报工作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高等教育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个工作大局,着眼于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为校报记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这是做好一名优秀学生记者的根本保证。因为新闻报道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舆论导向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学生记者平时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的提高,自觉地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政治敏感性,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做好宣传工作。学生记者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新闻专业水平。新闻是一门社会科学,要求学生记者知识储备丰富,视野开阔,文字功底、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都应达到一定的水准。学生记者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责任意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只有具备了以上这些条件,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学生记者,才能写出好文章,做出好成绩。
而校报这一校园主要媒体为学生记者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记者既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又是接收教育的对象。学生记者通过在校报几年时间的学习与锻炼,其思想政治素质、新闻嗅觉、写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很大提高,为他们的成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由于他们的表现突出、成绩优秀,学生记者当中的很多人都受到学校的表彰与奖励。每年的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保研的学生行列中,都有学生记者的身影。很多同学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他们的出色才能和学生记者的工作经历还常常受到招聘会上用人单位的青睐。多年来,我们重视办报育人的工作理念,高度重视大学生记者人才的培养。实践证明,在南京师范大学报工作过的学生记者,其各方面都得到锻炼与发展,综合素质比较高。每年的校报记者就业率达100%,不少学生被《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省内外媒体所录用。这些曾经是学生记者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因综合素质高及能力强而被单位器重,委以重任。可见,学生记者的培养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重视对学生记者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应是高校校报肩负的一个重任。
大学和谐发展的理念包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学教育使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等素质全面提高。[2]校报作为校园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外展示窗口,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学生记者不仅是学校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越来越成为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设者。
新闻所具有的导向性,能从现实的道德水平出发,又指向更高的道德理想,能够将人们的行为不断引向一个更加和谐的秩序水平。[3]新闻的这一特性,要求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思想,只有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发挥喉舌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发挥校报思想统领作用。学生记者不论是在思想政治方面还是新闻业务能力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准。他们积极宣传校园内的各种新人新事、新情况及新经验,有针对性地发表一些关于对各种社会及校园热点问题的思考,在树立新风新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记者通过一些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报道,有利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出力,为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学生记者还在学校与广大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学生记者来自于学生中间,他们是学生的代言人,他们最了解广大师生的心声。通过他们能够起到很好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作用。经他们的宣传报道,能有效地解决一些师生的困难、疾苦和难题,消除学校与师生间的隔阂与矛盾,促进师生团结,和谐发展,为校园安定局面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
在大学校园中,学生占主体,要让校园媒体成为大学生所喜欢的精神家园、知识的殿堂、兴趣的老师,有效地网络上不良信息对他们思想的侵害,就必须努力地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如何发挥校报记者的才干,让大学生们从校园媒体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大餐,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等方面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学生记者在这方面作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他们采写的文章在唱响主旋律、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南京师范大学报》现有八个版面,每期报纸上的80%文章都由学生记者采写或与老师共同策划、组稿。学生记者年发稿量在400篇,平均每人发稿量12篇/年。他们中的许多人多才多艺,专业素养高,由学生记者策划与组稿的版面,不仅内容丰富、生动活泼、贴近读者,而且因形式新颖、版面生动拉近了报纸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学生记者来自学生中间,而又比普通学生思想境界及综合素质高。校报记者这一特殊的身份,必然要对校报记者的素质提出极高的要求。在学生记者的选拔上,要选拔那些思想品德高、热爱新闻事业,有一定写作基础和沟通能力,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学生录用到学生队伍中来。在学生记者的培养方面,要注重他们的政治素养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新闻业务水平,并制定严格的岗位职责和奖惩办法,使他们在做学生记者期间得到全面发展和锻炼。
[1]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开创高校校报工作新局面――在全国高校校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