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德体育科研经费乱象:要求学生吃饭购物开发票 抬头写学校

  亿德体育过去一周,如同北京连续多日被雾霾笼罩一样,中国科技界也经历了连续多日的“坏天气”。

  8日,随着2014诺贝尔化学奖被美国和德国科学家摘取的消息公布,本年度诺贝尔奖有关自然科学领域的奖项均已颁毕。这意味着,此前汤森路透关于4位华裔科学家有望获得诺奖的预测落空了,华人与诺奖再次无缘。

  国人的诺奖情结因为汤森路透的预测再次发作,如果说诺奖的最后结果只是让满怀期待的科技界垂头丧气了一下,那么时隔两日公布的《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以下称通报),则让整个科技界遭受不小的阵痛。这是中央今年开展的第一次巡视,科技部同复旦大学和中粮集团一起成为该专项巡视的对象亿德体育。科技部将其称作是“一次严格体检”亿德体育,其当天公布的“体检报告”不仅涉及科技部有关干部兼职过多、学会协会缺乏有效监管等科技部自身层面的问题,也不乏5所大学7名教授套取专项科研资金并有两人被判刑等科教界“爆炸性”信息的披露,其内容和一些用词力度之罕见令人咋舌。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被依法批捕消息的证实。此前,包括中国青年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审计署2012年审计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其中就涉及李宁等人承担的由农业部牵头组织实施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10日公布的通报称“科技部停止了李宁等人承担的所有项目经费”。

  李宁因其拥有院士这一我国最高科学技术称号,加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院士制度深化改革,所以这一新闻自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通报次日,中国工程院也通过媒体对外称该院将视司法机关认定的事实、性质和生效的判决,依据前不久院士大会修订的《中国工程院章程》和有关规定,按照程序对李宁作出严肃处理。但对科技界人士来说,通报中有关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方面的深度剖析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不管是“科技管理存在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说法,还是“科技部通过结题验收、专项审计、巡视检查、重点检查等方式,对科研经费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亿德体育,发现了许多问题,但处罚力度不够,没有起到震慑、教育警示作用”的反思,都令那些身处其中的科学家感触颇深。

  首当其冲的是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项目成果弄虚作假问题,通报称其“不够科学完善”。

  有意思的是,同日公布的《复旦大学委员会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也提到了相关问题,该通报称,该校在2008年至2013年,有25个项目在同一时间多渠道申请获得资助,属于重复申报课题;有两个项目涉及的4个专利授权日在项目执行期前亿德体育,属于用旧专利充抵新课题成果。多渠道、重复申报在科技界早已不是新鲜事。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中国农科院在2014年年初就毫不避讳地公布,该院2012年各研究所的科研项目渠道平均多达21个,其中来源渠道最广的3个研究所可达到43个、34个和25个。

  中央也要求,要彻底改变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格局,坚持按目标成果、绩效考核为导向进行资源分配,统筹科技资源。教育部一位官员告诉记者,“现在专项设得多亿德体育,各个部门都在设,很容易脱离监管。立项管理几个人就定了,极少去研究这些项目是不是国计民生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

  另一个让科学家头疼的问题,即年底突击发钱,或是集中凑发票在这次通报中也有所体现--“未来将单位科研信用与结余资金的回收或留用政策相挂钩,建立奖优惩劣的激励约束机制”。

  具体来说,对完成项目好、资金使用规范的单位,结余资金可按规定留给单位统筹用于科研活动。对完成项目不好,资金使用不规范的,结余资金全部收回。

  中青报记者了解到,不少高校课题组负责人要求学生,平时出去吃饭或者买东西尽量开发票,抬头开学校名字,项目为办公用品,这是十分常见的事。“上一年没用完的预算如果留到下一年,下一年的预算就不会给你那么多了”,这样的说法在曾经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下一度盛行,审计领域的预算制度和科学工作不时发生碰撞。

  通报披露,我国科研项目立项有审批权力过于集中、项目管理所有环节由一个司甚至一个处负责,评审专家库分散在各司处管理,透明度不够,存在一些操作空间,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管,存在廉政风险的问题。

  今年五四青年节,一位归国青年创业者在中关村一次创业会议上公开呼吁健全科技部项目即863、973和科技支撑计划等申报、管理的科学性。他说,回国后就有同行前辈告诫他,要多往部里跑,和处长接触,“邀请他们去你们公司参观参观,关系搞好了就能拿到项目”。这样的说法引起多位在场者的频频点头。

  李宁被批捕的消息证实后,有媒体报道,2008年就有人在网上举报,作为一项国家级课题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李宁,也参与申报了这个课题,集“运动员”和“裁判员”于一身,仅在投票时进行了形式上的回避,致使结果不公。

  科技部通报称,要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对专家参加评审工作情况,如专家打分和专家评审意见进行客观记录,加强对专家行为的管理。要建立健全评审专家轮换、调整机制和回避制度,及时更新专家库,解决个别领域项目指南编制、评审、实施过于集中在少数专家的问题。

  在科技界,重申报、轻验收的说法一直流传,并被认为是造成“科研烂尾楼”出现的重要原因。根据科技部通报披露的最新情况,2012年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已验收的7个重大专项46个项目(课题)进行了抽查,对5个课题存在成果充抵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要求重新验收。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在接受中青报记者采访时呼吁,“科研管理畸形机制亟待扭转”,他说,“要将严格的过程管控转为严格的成果验收和绩效考评,规定科研活动应达到的成果产出要求,并根据完成情况和效果考核实施科研经费分阶段拨付。”

  “严把验收关,防止走过场”,科技部10日的通报里也用了这般曾频频在报端出现的词汇,通报称,今后进一步加强对验收项目的抽查,对于验收文件、资料、数据、成果不真实,弄虚作假的,要依规依法严肃处理,并建立“黑名单”制度。每年各组织实施单位都必须提交应结题项目的验收情况报告,及时清理应结题验收项目,对逾期未进行结题验收的项目要建立清单,查找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不过,如何科学“验收”,也拷问着申报过程中“如何避免权力集中”、“看重人情关系”的问题。北京大学医学部一位教授告诉中青报记者,一些评审验收工作看似严谨和认真,实际上却是简单和粗放,比如数一数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算一算影响因子多少分,查一查引用了多少次,来判别其创新性或影响力,而鲜对论文内容深究。

  北京上空的雾霾已经被呼啸的北风“吹走”,科技雾霾何时能等到风来?好在,科技部已经做出了“进一步整改”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