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德体育自1895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办《约翰声》报迄今,高校校报已经历了100多年历史,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根据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国校报达1000余种,而2006年我国共出版各类报纸(除校报外)也不过1935种。
然而,校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并未与其庞大的数量、种类相称。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诸如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上,使得校报每况愈下,处于尴尬的境地。作为高校传统的主流媒体,校报的重要作用是公认的。但现状如此,令人深思,而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此提供了一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ftfications)是媒介研究的途径之一。主要关注人们使用媒介的方式和从使用媒介中寻求到的满足。赫佐格被认为是该理论的发明者,她在1944年发表了《日间连续剧听众的动机和满足》一文,通过采访100个电台肥皂剧迷,把他们分为“三种主要的满足类型”:第一种“仅仅为释放情绪”;第二种“通常获得一种享受和痴心妄想的机会”;第三种“毫不怀疑的满足,从日间连续剧中获得建议”。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受众和媒介具有鲜明的特征:1、受众是积极的,他们的媒介使用行为具有某种目的。2、受众根据动机来选择特定的媒介获取需求的满足,且选择某个媒介的可能性与满足需求成正比。3、在满足受众的需要方面,媒介之间存在着竞争。
美国传播学者B・R・贝雷尔森考察了读者对报纸的使用动机,从中可以看出报纸能够满足人们六个方面的需求:获得外界信息;日常生活指引的工具,了解天气、购物、交通等信息;休闲消遣的手段,在读报中获得休闲和娱乐;获得社会威望,了解新闻信息或新知识从而获得人们的尊敬;社交的手段,读报能够获得丰富的话题,活跃人们的社交活动;读报本身就是目的,已成为读者的习惯行为。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之前的传播研究大多以传播者的角度,就传者如何影响受众进行研究,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则把研究焦点转移到受众身上。认为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人,他们对媒介的使用被自己的需求和动机所推动,并且从媒介中得到满足。
作为高校的党委机关报,校报依然沿袭“组织者、宣传者、鼓动者”的角色,大致承担着如下几种功能:新闻媒介;指导工作的平台;思想政治工作的舆论阵地;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地;师生学习交流的园地;学校联系社会的桥梁和对外宣传自身形象的窗口;对外交流的媒介;记录历史的准档案。
与如此繁多功能不相匹配的,不仅是校报事业化的管理体制,传者本位的意识,偏安于校园一隅、与社会脱节的采编发行等因素,而且校报本身也存在诸多急需改变革之处。从版面上看,目前校报一般都是对开四版或四开四版,周刊占5.1%,旬报占12.6%,半月报接近50%,双旬报和月报占31%,季报和不定期出版的占2%。在校报的办报实践中,报纸功能多就与版面少、出版周期长形成了一对矛盾,因而影响了报纸内容的精准定位和深度表达,结果是读者看报纸如隔靴搔痒,欲求而不得。不少版面设计仍然停留在“业余”水平上。不少校报版面呆板,版式变化少,缺乏视觉冲击力、感染力;有的校报版面构图凌乱、色彩繁杂,常给读者造成视觉上的迷惑。从内容上看,会议新闻多、工作动态多,来自教学、学生生活一线的鲜活内容少。由于高校一般通过会议来布置工作、下达指令,总结工作,为了表示重视,会议上的校内各级领导也多,因此,会议新闻成了校报的主角;从时效性上看,由于校报出版周期长,往往“新”闻少,“旧”闻多。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有的校报仅仅将准确日期改为“近日”、“日前”,然后用新瓶装旧酒;从报道形式上看,政策新闻文件化、工作报道概念化、会议报道模式化、典型报道脸谱化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目前的校报中,而且不少文章冗长沉闷,缺乏创意;从信息量上看,长篇多,短篇少,信息量少;从报道范围上看,仅仅局限于校内,校园外的信息很少甚至没有。一些校报开设了“高校动态”等类似的栏目,但此类内容少而又少,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如果说受众本没有从校报上获得外界信息,了解天气、购物、交通信息等动机,校报不能满足受众这方面的需要也无可厚非。但是,从办报现状来看,校报既不能使受众在读报中获得休闲和娱乐,也不能成为他们获取资讯、开拓视野的工具。对照贝雷尔森读者对报纸使用动机的六大需求,校报似乎无一可使报纸读者获得满足。况且,在新技术时代,上网早已成为高校师生的习惯行为,在与网络的对阵中,校报早已败北。要让受众重新回到自己身边,校报到底出路何在?
报纸直接面对高校校园内的两大群体,一是学校领导和员工,一是学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校报的两头”。因职业、学术、年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两个群体看校报的动机以及想从中获得的满足也各异。因此,校报必须从手段、形式到内容来一番革新,以使两头满意。
作为高校党委机关报、学校对外交流的主要媒介,学校领导和员工想在校报上看到学校的发展、成就,看到学校面貌的改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因为这些恰恰反应了高校领导和员工的领导能力和办学水平。要满足学校领导和员工的办报需求,校报必须及时深入报道高校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真实记录凝聚在学校发展成就中的师生员工的意志、智慧、希冀与追求。《南方日报》鲜明提出“要承担包装广东的责任”,高校校报不妨朝着“承担包装学校的责任”这个高地前进。
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但是,具体到某一年、某个阶段,学校的中心工作又有相应的鱼点。校报要把中心工作的角度转化为新闻角度,把最有助于体现办学思想、办学传统、办学风格、办学成效等的信息蒸馏凸现,通过提炼报道精华。比如,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期,迎评促建成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各高校校报都开辟一批专栏,力求在校报上展示本校独特的风采。如《广东工业大学报》从2004年起开辟“打造强势本科教育”专栏,连续三年全方位报道学校为保证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举措和成效,为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同文化氛围做出了贡献。
高校工作一般的工作报道都可以预计,要做出新意并不容易。因此,每有重大新闻出现,校报要抓住机会,投入
精兵良将“大事重做”,以专栏甚至专刊的形式形成报道的气势与规模。对国家大事如申奥、神州升空,学校大事如教学评估、西部志愿服务等,不少校报均以专栏专刊的形式,将大事做足做透,既突出新闻事件,又让读者“过瘾”。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高校纷纷行动,以多种方式汇入到全国援助灾区的大爱洪流中。《华南师大报》编撰书册,《中山大学报》推出专刊,运用新闻链接、志愿者日记、灾区同胞访谈、记者点评等多种形式,全景、贴近兼容,理性、感性结合,在吸引受众深度解读的同时也拨动着他们情感的心弦。
目前,全国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同网。在网络的海量、即时、互动等优势面前,校报要避免同质化现象甚至“网络报纸版”的出现,只有取长补短,以深度来体现报纸新闻的特质。纵观全国校报,不少已将报纸电子版上网,少数还做成网络报纸版。即建成一个涵盖报纸电子版及其他信息的校报网。但是,无论花样怎样翻新,受众眼里的校报还是报纸这一主体。
在与网络的联动中,比较可行的方案是把新闻的“新”、“快”交给校园网,校报根据新闻线索寻找有重要新闻或社会价值的新闻,组织人员进行深度挖掘,运用版面优势做出吸引力、冲击力、可读性,让受众在看报过程中获得享受和愉悦。2006年6月,中山大学的朱熹平教授和美国里海大学的曹怀东教授,对世界级的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进行了完全证明。消息传来,第一时间被到校同网上。同时,中山大学校记者团采访了朱赢平以及他的家人、同事与学生,以6000多字的长篇通讯打磨了一位潜心做学问的新时代学者形象。相对于网络的短平快,校报的报道文采四溢,同时满足了读者的窥私心理和高尚的精神需求。正因其出彩亿德体育,广东高校校报好新闻评审突破字数的限制(通讯类稿件3000字以内)评审其为“好新闻”一等奖。
校报面对的最大的受众群体是新生代的在校学生。与传统的大学生相比,除了拥有青春和时间这一共性特征外,新生代大学生又具有很多打上时代鲜明烙印的个性特征。网络成为他们现实校园之外主要生活空间。那么,校报怎样培育学生的使用动机并从中获得满足?
在这方面,凤凰卫视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凤凰的成功在哪里?张立伟先生认为,凤凰卫视就是一个精心构筑的多方位的体验王国。更准确地说,是构筑屏幕中体验王国的情理结构,它与观众的心理结构是相召唤、相呼应的“异质同构”,电视中再现或表现的体验,唤起了观众“不在现场的现场体验”。2010年全国高校在校生将达到3000万。为了全国1000余份校报能在如此大规模的受众群中发挥效应,校报不妨借鉴电视的做法,让学生在报纸上获得各种体验以满足读报需求。
要让学生在琳琅满目的网上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之外再拿起一张校报,校报首先要有一个视觉冲击力很强、足够吸引眼球的版面。现代设计理念中有求易求异的思潮,求易是让报纸尽可能满足读者更快、更多、更方便地获读信息,而求异则是形成与众不同的、个性鲜明的版式风格,让读者从报纸堆里一眼就能认出自己。根据对读者报纸忠实度的调查显示,版式风格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不少校报都在尝试努力,希望运用图、文、色、饰线、边框、留白等元素在版面上独到的规划与布局亿德体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湖南大学报》用大色块、大标题、大图片形成浓墨重彩的个性特征。《山东大学报》头版整版报纸浅紫色的边框与报头的颜色互相呼应,这种类似平面设计的做法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整体感。
在版面设计上,很多社会媒介都在尝试不断变化,希冀用常新的面孔吸引读者。英国《独立报》在头版的版面处理上就别出心裁,它通常会完全弃用传统大报的头版制作定式,而采用小报式的技巧。这种做法得到了很好的反响,读者和同行“给予高度赞赏”。在一些专刊的版式处理上,校报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手法。专刊一般都是表现同一个主题,往往版面充分,用事实排列的手法在头版完全聚焦专刊的主题,再配上大图片、大标题,既鲜明又醒目,还可以起到导读的作用。这种手法如果用在大报上,效果会更突出,影响更大。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得知,了解新闻并不是他们看校报的首选,他们经常想从报纸上得到一些实用的信息。哪些信息对学生有用?校报可根据学年的流程提供相应的信息。比如,每年9月,对新生进校急需的信息,校报完全可以做一个图文并茂的专刊,做到一报在手、校园生活一点通,既满足了学生需求,又培育了新的读者群。
在提供有用的信息方面。校报还要解放思想,甚至可以尝试做些广告,像《中国石油大学报》就走在前面,与报纸风格浑然一体的软广告同时满足了学生和商家的需求。
其实,对于学生,校报关键是提供什么信息,何时提供信息。了解了这点。从学生入校到毕业,每年校报都可根据大部分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需要,做一份指南型的、以提供信息为主的专刊。如此四年下来,至少学生还会记得校报曾经是有用的。如果形成传统,校报就以此做成品牌了。
发生在大学的新闻离不开新闻背后的大学生。校同网上有新闻,但未必有新闻背后的人物故事。而这些人物对新闻事件的体验,以及他们大学生活的喜怒哀乐,常会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在阅读的过程中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在这方面,校报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比如新闻背后的人物故事、校同明星专访、校同焦点人物档案、著名校友访谈、求职、创业人物案例分析、网络高手写真、校同科技活动精英自述,等等,都可以做成特稿。当每一期校报都有一、两个这样的人物故事,内容独特、情感真挚、笔法灵活,相信读者会捧起报纸一看方休。《汕头大学报》曾经发过一份特稿――《大学里,他第一次站起来》,报告了一个s岁起便用膝盖行走的学生,在李嘉诚基金会和学校的关心、帮助下,整整20年后第一次站了起来。这名学生艰难站立的人生体验符合坚强、坚韧、不言放弃的普世价值观,读者看来便感同身受,体验到人物战胜自我后的极度快乐。
此外,校报还可以尝试这样的做法:报纸出版面,内容由学生提供、编辑老师把关――让学生做自己的专栏,“我们写我们”、“我们看我们”,真实地反映校园人物的文化心理、成长过程和生存状态,就像《深圳大学报》里《编辑部的故事》。学生记者将自己成长故事发表在校报上,让他们突破自我的局促圈子而走向校园,大大地满足了他们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满足了读者体验身边成功者快乐和忧伤的需要,并且在获得阅读的同时得到一些人生的启迪。
加强教育信息宣传,对于进一步树立我市教育的良好形象,扩大我市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单位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做学生爱戴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统领全市教育工作的理念,信息宣传要紧紧围绕这个理念,围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主题,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
8、在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做法及成效,德育工作中的创新思路、做法及成效。
11、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和依法治校、学校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
加强工作网络和队伍建设是搞好信息宣传的基础性工作。全市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市教体局办公室为中心,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参与的信息宣传工作网络。各单位要有领导分管信息宣传工作,并积极搞好组织、协调与指导。要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从事信息宣传工作,并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从事信息宣传工作的人员要明确责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要经常到广大教职工、学生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总结提炼教育发展中的创新经验,不断提高信息宣传工作水平。
1、信息宣传工作:各镇(街道)初中、驻地小学、局属及开发区各学校每月至少向市教体局办公室报送信息4条,中心幼儿园每月至少报送2条。各镇(街道)初中、驻地小学每年要分别在市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6篇,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新闻稿件3篇;局属及开发区各学校每年要在市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8篇,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新闻稿件4篇。中心幼儿园每年要在市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2篇。凡在各级新闻单位发表的新闻稿件,须于7月1日前和12月底前,分两次将原件或用稿证明报送市教体局办公室。
2、各学校的信息及对外宣传用稿,必须经学校主要领导审阅把关,报送到市教体局的稿件视为已经主要领导审阅。
2011年,全镇教育体育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全镇教体系统作风效能建设暨目标管理工作会议精神,遵循“服务基层、狠抓落实、工作创新、办求突破”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教体办的中心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为推动教育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是教育体育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树立教育体育形象、推动教育体育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新闻宣传方向上,坚持积极正面宣传原则,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市级以上党政新闻媒体发稿数量,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
1、实施教育新闻宣传高层引领战略。以《淄博日报》《现代教育导报淄博专刊》《音体美报》等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为目标,加大教育宣传投入,畅通新闻发稿渠道,力争全镇教育新闻宣传在上大报、上大刊亿德体育、上大台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提高我镇教育体育知名度。
2、切实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和合作。各单位主动与有关新闻媒体联系,与记者做朋友,让新闻媒体和记者全面、客观的了解学校教育工作,理解和支持教育新闻宣传亿德体育,学校要向有关媒体、记者积极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及时、准确地宣传报道我镇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解读教育政策和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畅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渠道。
3、围绕教育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深度新闻报道。全镇教育新闻宣传要逐步实现由重视工作动态报道到重视经验性、典型性深度宣传报道的转变。年内,各学校要紧紧围绕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推进教育公平、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年、学校文化建设年、法律进学校集中推进年、教育现代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教研改革、全民健身、迎奥运等工作重点,突出特色,精心选题,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基层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办学经验和先进事迹。
4、加强教育宣传队伍建设。各学校要切实提高对教育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至少配备1至2名兼职通讯员、信息员,鼓励各单位成立教育宣传中心报道组,定期组织开展教育宣传研讨、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通讯员、信息员业务水平。
及时报送教育体育信息,为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和实施工作决策提供依据,是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教育体育信息的报送、编发工作。各学校要围绕县、镇教育体育中心工作,及时报送、编发教育信息,努力实现信息报送由动态信息为主向综合性、调研性信息为主转变,实行教育信息报送、采用情况季度通报制度,不断提高信息报送、编发质量。继续办好《教育简讯》,创办西里教育博客及其电子杂志,加强各单位之间工作交流和信息员智慧共享。
2、配合有关科室做好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月、教师节庆祝大会、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等方面的社会宣传工作。
2010年是xx校园电视台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xx校园电视台在校领导和校主席团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宣传团委会的决策部署,为实现为xx校园文化又好又快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新闻的“二多二少”,即:内部会议多、实际工作报道少;一般化报道多、典型深度报道少。”问题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一方面需要领导作出表率,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改进新闻报道的决定;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本化”思想,进行艺术地报道。程序化报道,校园电视台的新闻宣传也应多一些泥土的芳香,用创新的面孔来吸引观众,以更多的有用的节目来服务受众,以更好的精神产品来满足观众
2010年,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今年我台人员变动较大,新调入人员业务不熟,导致在电视台播出的稿件数量总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
二是存在等新闻和新闻围绕会议、活动转的现象,没有积极主动的深入到个班教室和学校里去挖掘和寻找新闻线索;
2、师生对高质量节目的需求与落后的制作水平之间的矛盾将会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节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电视报道的具体思路:在电视新闻报道上,结合电视台的实际状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要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立足于创新,取得最大的工作成绩。在电视新闻报道上,努力作好“三个结合”。三个结合即:一是要把在电视台的上稿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就是在保证把学校内良好的学习范围、各位同学良好的精神风貌、学校良好的形象等有较大影响的新闻报道出去之外,增强上稿数量的意识。二是要把本台采访的新闻和电视台记者的报道结合起来。就是在一些重大、较有影响的报道题材上,为了不牵涉现有台内记者的工作精力,影响整个上稿数量,我们要同电视台记者采取合作报道的办法。三是要把内宣和对外宣结合起来。就是首先立足于电视台的电视报道,然后再把为电视台提供的稿件用于学校内的自办新闻中,这样可以解决台内人力、物力不足的问题,起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正文]xx校园电视台在2010年的春学期,共开展了三次大型的集体报道活动(国庆演讲,校运会系列活动报道和元旦晚会报道),并且组织大家拍摄了台里的宣传片,在完成系列报道任务的同时,内部感情建设也得到了发展。现在具体总结如下:
由于上学期招入的同学电视台实践经验较少,对于电视仍有许多不熟悉的地方,再加上本身留在台里的老团员,其中,由老队员及经验丰富的同学做师傅,负责协助和指导新人完成电视台的工作;另外,电视台本学期由陈鹏担任台长,张扬担任副台长。
从本学期所取得的成果看来,这样的分工是有成效的,大家在保证所出片子数量和质量的同时,也能很团结地在一起开展活动。
这次的校运会系列活动报道,考验了团里同学电视节目制作的能力和水平,大家都高质量高速度地提前完成了任务。与此同时,节目质量与往年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得益于前期充分规划,合理分工,以及大家的通力协作。
由新人们完全独立地完成的。从质量上看,尽管后三个片子从策划到拍摄,再到剪辑,到成片的水平仍显稚嫩,但整体感觉较为流畅,而且考虑到是由新人完全独立地完成的,仍然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总体而言,从制作一个电视专题片的角度来看,这拨新人仍有很多不足,主要在于:技术不够成熟,还需继续磨练;在策划、剪辑方面缺少独到的想法;另外,在做电视的主动性上,还需要再加强
评:整体感觉较为流畅,而且考虑到是由新人完全独立地完成的,仍然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元旦晚会(除陈xx之外电视台摄影部成员在当晚有节目,所以请到了上届电视台成员到场协助陈鹏工作!)当晚完美收工!
我国大部分新闻院系都采用传统的、偏重理论的学术型课程设置,以新闻、传播基础理论为主,涉及采访、写作技巧和实践的比重有限。另外,在传统的新闻专业设置中,新闻院系往往围绕一种媒体来安排具体课程。例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报纸讲解采、写、编、评,虽然有些章节也涉及广播电视,但基本都是一带而过。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传媒间介质差异被打破,按传统媒介种类来设置的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媒介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已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方面进行改革,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从2005年就设立了一个媒介融合的新专业。近年来,新闻院系在我国很多大学设立,虽然它们有心培养融媒体的新闻人才,但在课程设置上仍存在不少问题:新闻实践类课程偏少,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机会少,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课程内容比较浅显,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类的课程,由于受条件的限制,经常是7名~8名学生分成一组,根本达不到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环节的目的,自然难以适应融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编。
媒体融合课程并不是对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的一个“大杂烩”,而是积极探索不同于传统的授课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应以新闻理论课程为基础,新闻业务课程为核心,加大新闻实践类课程的比重,新闻业务和实践类课程的比重不能低于全部课程学时的三分之二。另外,新闻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该与理论类课程有所不同:增加平时测验的次数,媒体实践、新闻作品也是考核的重要方面;鼓励学生多参与媒体实践,多发表新闻作品,把这些也列入期末总评的加分项。其中,新闻作品应多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来完成,以能否按时完成、创新性、新闻专业性和音视频质量等指标进行考核。
新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论是采访、编辑、写作或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但国内大学新闻学专业传统的授课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配以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学生的参与程度有限,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学习,这种授课方式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小班授课,授课方式以研讨为主,教师讲授比较少,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新闻写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新闻摄影摄像等课程,要求学生结合作品阐述自己的理解,学生之间要进行充分讨论,教师再进行点评和引导;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如新闻理论、中西新闻比较,学生要完成大量的课外阅读,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是看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所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虽然比较辛苦,但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关注、锻炼和成长。
培养融媒体新闻人才,建立完备的实践体系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在学习到相应的新闻理论知识后,必须要有相应的实践环节让其学以致用。目前,我国新闻院系的实践体系普遍不够完备,完备的实践体系一般应有以下几个层面:
新闻实验室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网络编辑等课程的实践需要,但实际上这些实验室的投入不菲且更新换代快,很多院校都没有能力建立。有的学校只能租用其他新闻院校的新闻实验室,学生使用实验室的时间和次数都受到限制,对于学生的实践锻炼是不够的。
校级媒体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实践平台,但也存在僧多粥少的问题,因为校级媒体是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的,并不是只有新闻专业的学生才能参与,这样落到每名新闻专业学生头上的锻炼机会也很有限,而且校级媒体的报道范围往往局限在学校,与新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要进入的面向全社会报道的新闻媒体还有很大区别。
目前,很多新闻院系都积极探索与社会上的各种新闻媒介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新闻实训基地,媒介为新闻院系学生的实践提供了与现实紧密结合的锻炼机会,报道范围也有所拓展,不再局限于学校的人和事。但是,建立各种媒介形态齐全的校外新闻实训基地对普通的新闻院系并非易事,很少有新闻院系能同时拥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完备的校外新闻实训基地,这不利于培养融媒体新闻人才。
国外高校新闻实践体系完备,大多设有实践基地,如电视台、报社等。由于国外高校十分重视与社会的接轨,他们拥有 “真正”商业化运作的报社、电台和电视台,如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电视台是美国国家广播电台NBC的一个分支机构,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家由学生担任记者、制片人和电视节目制作人的商业电视台。该台每天有3小时的新闻直播节目,且创造不菲的经济效益。2004年,该电视台的经营额就超过1,000万美元,纯利润达400多万美元。
融媒体背景下,要培养出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师资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闻专业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新闻专业知识、教会学生新闻专业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传递一种融媒体的理念。但现实中部分新闻院系师资队伍的配备并不完善、合理。以往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新闻学教师,都需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重新思考专业发展的定位与方向,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目前,不少新闻专业的教师并没有媒体从业经历,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即使在媒体实习过,时间也极为有限,这样的教师如何给学生上好新闻实践类课程?学院招聘实践课教师时应主要看其工作经验、专业技能、专业成果及讲课能力,专业实践课的教师必须有相关领域的从业经验。例如: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实践类课程教师基本上都是有数年甚至数十年媒体工作经验的编辑、记者,他们的实践经验不仅能让学生不出校门便能得到权威性的指导,而且也能使学生在专业标准的要求下迅速成长。此外,新闻院系也可以从媒体聘请兼职教授加强实践类课程的师资力量,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它的全职教师只有20多人,但从各大媒体聘请的兼职教授有120多人,许多主干课程也由兼职教授担任。
新闻师资培养应该有多种渠道,既有高校内部的进修,也应该有媒体一线的实践,新闻院系可以有计划地与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安排教师到各类媒体去挂职工作,参加媒体采编、策划、制作等业务工作。这样就可以把媒体的最新技术、最新经验、最新理论以及新闻传媒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和新问题传授给学生,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与社会和业界接轨。
融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合理的课程设置、创新的授课方式、系统的实践体系和完备的师资队伍,融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当然,新闻传媒人才的培养不应仅仅局限于大学新闻传媒教育。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工作实践是培养新闻传媒人才最好的大学。在新闻传媒毕业生日后的工作实践中,作为传媒机构,亦负有培养和提升他们基本技能、科学和人文等综合素质的职责。
[1]刘赞,王宏.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学人才培养重点[J]. 青年记者,2013(5).
[2]蔡雯. 融合:新闻传播正在发生重大变革[J].新闻战线篇:学校新闻报道工作经验范文
随着传统媒体就业空间的饱和,新媒体技术的变革浪潮的冲击,高校新闻学院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当下高校新闻学院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有效促进高校新闻学院毕业生就业?如何改进高校新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如何开辟一条符合实际要求的高校新闻学院就业工作新途径?成为摆在高校新闻学院面前的一道道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探索一种既符合新闻学科特点和媒体用人需求,又契合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就业指导新模式。
“模式”在英文中用Model表示,有可以表达“典型”、“范例”、“模型”等不同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对“模式”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做的标准样式。结合这一释义,本文将就业指导模式定义为:就业指导工作的标准或可参照样式,主要指就业指导工作可参照的形式和内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先后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就业指导模式的设想。
何建娥对“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内涵和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余国宇和李金进也认为,我国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高校校情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虽然表述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但以上学者均认同就业指导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长期、系统性的有步骤的推进。他们讲就业指导分为多个阶段:认识、制定目标阶段、准备、提高能力阶段和冲刺、实践运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要对学生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应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和职业需要,有选择、有侧重地展开。
刘治军和迟涛是“网络化就业指导模式”的主要倡导者,刘治军认为:“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建立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市场,合理配置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力资源,激发用人单位吸引人才、珍惜人才的积极性,增强毕业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他提出,应通过建设丰富的信息网络系统和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处理系统和整合网络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等四个方面来创设优质的网络系统,以实现就业指导网络化。迟涛也认为“网络化就业指导方式可以更有效、更快捷地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传统媒体就业市场饱和和高校新闻学院毕业生人数增多的双重压力下,高校新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近几年面临严峻的形式。据调查了解,目前国内高校多数新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是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专题讲座、组织洽谈会、推荐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等途径展开,就业指导内容涉及思想教育、政策指导、信息指导、技巧指导等方面。虽然就业指导形式多样,但缺乏系统新和整体性,往往临近毕业才仓促进行,在高校新闻学院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新闻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里的新兴学科,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一直是文科中就业率较高的学科。学生毕业可以去报纸、杂志、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工作,就业门路较宽泛,学生的优越感较强,对职业发展的期望较高,而高校新闻学院也长期抱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态看待学生就业工作。大多数新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仅停留于就业信息搜集、对接和的层面,没有投入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期性建设,就业工作的整体建构缺乏宏观规划,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形成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模式。
目前高校新闻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多由辅导员或学工组负责,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而任课教师则不参与或较少参与就业指导工作。这种管理机制没有将用人单位需求与课堂授课相结合,亦没有将高校新闻学院的社会资源与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不仅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而且不利于新闻学院学生利用本源资源拓宽就业渠道。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华中大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是全程化的,贯穿于大学本科教育的每个阶段,形式丰富,内容全面,落实严格,具有针对性,并取得了较好的就业指导效果。通过对以上调查表征的归纳总结,结合笔者与华中大新闻学院分管就业工作辅导员的访谈情况,现将华中大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的特点整合如下。
华中大新闻学院坚持“全员育人”理念,全院上下高度关注就业形势,院系会议上多次强调就业工作,就业辅导员定期整理就业情况向学院领导和老师汇报;学院专门成立由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各院系主任、各年级辅导员轮流值班的就业指导办公室,为学生提供规划和帮助;学院还在大三大四设立学业导师,针对学生就业需求提供指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育人”。
在学院领导带领下,全院上下高度关注就业形势,充分发掘各行业优秀就业资源,联系相关对口单位来学院进行专场招聘。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湖南经视、荆州电视台、西江日报社等新闻单位纷纷来学院开展招聘活动,吸纳优秀毕业生资源。同时,学院教师动用自身社会资源,介绍怀抱新闻理想、具备较高新闻素养的学子进入高层次媒体实习,争取得到就业机会。
华中大新闻学院历来注重长线就业指导和教育,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学院从入校即开始对低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各专业的资深教师与新生座谈,进行专业介绍与学习指导;各专业的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担任班主任,与学生多渠道交流,进行专业指导;年级辅导员深入学生,针对专业就业问题答疑解惑;安排高年级的学生通过见面会、专项交流会、团队实践和学院活动等进行职业教育。同时,学院为高年级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和实习指导老师,根据高年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需要开展全方位的实践与就业指导。此外,学院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倡导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实习不间断,鼓励大一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督促大二学生进行专业小实践,要求大三学生完成专业大实习,组织大四学生进行就业实践,并及时召开实习就业交流会,分享心得体会,对实习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坚持长线就业指导和教育。
其次,校内校外多方合力进行职业教育。在专业教师进行教育之外,学院还聘请杰出校友担任学生的业界导师,满足学生对业界的求知欲望,并解决学生的实习需求;邀请知名媒体和传媒人为学生带来新闻业界的新鲜资讯和行业要求,聘请国内各大媒体负责人为兼职教授,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安排业界与学生的对接,如组织学生“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行”、安排学生赴人民网参观学习等。另外,新闻学院整合校内媒体资源,与校宣传部鉴定合作框架协议,新闻学生全面参与校内各大媒体日常运作并成为运行主力,活跃在校电视台、校报、校广播台、华中大新闻网等校园媒体中。
再次,学院积极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技能教育,学工组举行新闻行业动态分析报告会,在全院范围内通报往届毕业生在全国各地的就业情况以及当前新闻行业的就业趋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摆正心态,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规划。同时学院综合利用资源,着重在大三搭建高层次实习平台,以期通过学生努力变实习平台为就业平台。
华中大新闻学院把握校内校外两个方向,结合就业、创新两个需求,积极进行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使实习、就业基地不断扩大。在全员教育的合力作用下,新闻学院的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学院领导重视下,在校友导师的帮助和推动下,学院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建立了五十多处稳定的实习基地,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长江互动传媒网、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师网、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等实习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实习和高水平就业提供了高端平台。
在注重校外实践的同时,华中大新闻学院也加大了对创新基地建设的投入,学生校内创新实践平台不断拓展。学院向本科生开放文科研究基地和实验室,鼓励教师吸收本科生参加科研项目,使学生在基础教育期即可接触到高级研究方法和高端研究平台,激发他们创新的意志和兴趣,也为未来工作打下基础。在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基础上,新闻学院学生工作以“发散思维,拓展素质,开阔视野,挖掘潜力”为宗旨,立足新闻与传播的专业特色,完善 “大学生多维创新基地”,由学院学生工作组指导,努力整合学生创新团队,建立供广大同学发挥创造力,挖掘自身潜力,培养专业意识的交流与学习平台。依托创新基地,学工组随时了解活动开展情况,联系相应的带队老师,提供资金、组织和智力支持,使学生在实践中利用所学解决实际的困难,发挥创造性,努力提升自我。
在大四上学期,毕业班辅导员从每班挑选出一名学生担任就业助理,对武汉地区各高校就业信息网招聘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出每日招聘会信息,将招聘会时间、地点、招聘单位、招聘职位、要求等整理好,并通过有效的信息平台进行集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及时看到就业信息。在收集就业信息时,不仅寻找与本院系专业特色相符合的需求信息,同时也兼顾相关专业的需求信息,从而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新闻专业较强的社会实践特性和当前传媒行业就业市场饱和的现状都对校企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新闻学院的理论教育应当更密切地结合传媒单位实践需要。为此,学院应一方面邀请业界专业人士走进课堂分享就业经验,一方面积极拓展专业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新闻生产实践。面对当前新闻技术的冲击和传媒行业深刻的转型与变革,高校新闻学院应当在关注传统媒体行业就业的情况下更多关注新媒体行业的就业情况,鼓励学生到新媒体行业就业和发展。
就业指导工作效果是否理想除了要看就业率外,还要看学生对就业情况的满意度,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应当更多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针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心理特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学院应给予不同侧重点和不同形式的就业指导。这要求高校新闻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务必细致化,关照每位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就业进展,并适时给予针对个体特征的就业指导。
新媒体技术的冲击和传统媒体就业市场的饱和让当前高校新闻学院就业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此,新闻学院应当给予高度重视,改变零时性的,内容单调,形势单一,机制僵化的就业指导模式,构建“全程化多维度的就业指导模式”,将就业指导工作长期性、全面化、系统化,丰富就业指导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广泛深度地推进校企合作,关注学生个体的就业需求与职业规划。
军事新闻人才是报道军队新闻的专门性人才,新闻报道一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在基层部队还是机关院校,新闻人才都是单位进行宣传报道必不可少的方面。同时,随着我军执行多样化任务的不断扩展,军事新闻的报道面也有所拓宽,不仅报道军队内部新闻,也有军地协同的新闻报道;不仅通过军内媒体进行报道,更要借助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地方资源进行传播;不仅针对军人群体进行报道,更要向国人甚至是世界展现我军的形象……这样的背景对军事新闻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事新闻人才的数量不足和质量欠缺是部队面临的普遍现象,仅靠军队内部自己培养亿德体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必须要充分融合军地资源,培养出优秀的军事新闻人才。
当前军事新闻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军队资源,基本途径是部队实践锻炼和院校专业学习,但都存在局限性。军队是一个特殊的集体,有其行动的独立性和保密性,对军事新闻人才也有特殊的要求,但同时在现代社会,军队与地方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军事新闻人才同样成为向外界展现军队形象的主力。因此如果只依靠军队资源培养军事新闻人才,会有许多的局限,无法适应时代要求和部队需要。
媒介素养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播的批判能力等。只依托军队培养军事新闻人才,受到条件限制培养媒介素养资源欠缺,通俗讲就是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足。不少从事新闻报道的同志,与媒体不敢接触,不愿接触,不会接触,特别是对地方商业性媒体尤其是外媒的应对能力欠缺,影响了军事新闻报道和军队形象宣传的效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兴起为广大网民提供了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在web2.0时代,借助博客、播客等技术,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终端,也为军事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但由于部队保密的要求和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仅依靠军队资源难以有效运用新媒体开展新闻报道,其报道的广泛程度和影响力大打折扣,因此在处理好保密与信息关系的情况下,运用新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是发展趋势,通过军地资源融合能够有效破解现阶段的瓶颈。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受众对于新闻的需求心理也由获取信息向探究根源转变,新闻报道已向分众化、专业化方向不断发展,在报道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这同样是军事新闻面临的问题。从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待”来看,军事新闻工作者要从“包打听”转变为“专家型新闻人才”,向广大官兵提供满足心理需求的报道,这是适应军队发展需要的趋势,也是当前军事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的窘迫状况的要求,人才结构和体制编制上都难以成型。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军地资源的融合,倘若只依靠军队培养,在培养周期、培养数量和培养成本上都不尽人意。
现阶段我军从事新闻报道的人员,特别是在基层,大都是半路出家,非新闻专业人员占大多数,在部队新闻报道实践中慢慢积累经验,培养路径基本上是“部队―部队”,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基础。我军培养军事新闻专业人才的院校只有一所(南京政治学院),每年输入部队的毕业生尽管受到单位的欢迎,但数量有限,这类“军事院校―部队”的培养路径也难以满足当前军队新闻报道的需要。
融合军地资源,引进地方专业新闻从业者是趋势所在,但由地方到部队并非唯一路径,还有许多可以探索的培养模式。军事新闻人才最终要服务于军队,只要落脚点是确定的,而在培养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引进地方资源,如起点上可以引进地方新闻从业者,对部队新闻工作者提供地方培训和实践机会,军地院校的资源交流,执行重大任务中军地新闻工作者的合作与交流……融合军地资源培养军事新闻人才的路径不一定是简单的线形单向关系,一切以提高新闻工作者能力素质为主,探索军地合作的可能性,使得军事新闻人才尽可能成长、成熟起来,为部队建设服务,同样也为地方新闻事业带来生机。军地新闻资源融合,以培养军事新闻人才为目标,带动军地新闻合作的机制完善和模式创新。
军事新闻人才,既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也要具备军人的基本素养,热爱军队,了解军队,有军人特有的豪迈情怀和坚强意志,这样才能担当军队赋予的使命。因此军事新闻人才在选拔上要注重综合素质的考察。选拔新闻人才有两个含义,一是将军队中表现突出的新闻工作者利用地方资源进行培训,一是对于有志于参与军队建设的地方新闻工作者,筛选后进入军队进行培养;无论是哪方面,都要在选拔上做文章,不仅考察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更要在政治立场、意志情感上多方面考察,对优秀的骨干力量进行培训,确保新闻工作者值得用、用得起、用得好。
融合军地资源培养新闻人才,人才使用上应注重流动性,既要使新闻工作者不仅熟悉军队新闻报道的程序模式,也要对地方媒体熟习了解,最好能够具有在地方媒体实践的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培养与地方媒体的交流能力,军地联合报道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因此单位对新闻工作者不能仅仅停留在使用的层次而不注重对能力的培养,有些领导用人不讲究科学性,对成绩较为突出的新闻工作者一味使用而不愿意外送培训,这无疑阻碍了新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军地培养应有较为通常的交流互动,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新闻人才在军地间的流动,拓宽新闻工作者的视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技能。
随着部队执行多样化任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方媒体对于军队新闻需求量增大,而军队也需要借助地方媒体进行宣传,军队媒体和地方媒体的合作前景广阔,新闻工作者施展才华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但现在,军队媒体和地方媒体基本上还属于单兵作战,虽然在某次行动中也会进行交流,但缺乏有效和制度化的合作机制,无疑在合作中会加大成本,减缓效率,对新闻人才的培养也造成滞后。现阶段,地方媒体之间、军队媒体之间的合作较为紧密,但军队媒体与新闻媒体的交流出现断层,通常是有需要才进行联系和信息共享,平时则较少往来,无疑会对军民融合式的军事新闻人才的培养连贯性造成阻碍。注重完善军地合作机制,是通畅军事人新闻才培养路径的重要方面。
军事新闻人才首先是一名军人,必须具有军人必备的思想觉悟和军人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方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既要做好党手中的“枪”,也要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这是对军人和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直接决定了报道的政治方向和立场,对我党我军的新闻报道职能的发挥有根本性影响。我军向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政治工作作为我军的生命线,从建立起就牢牢树立对党忠诚的信念,在树立广大官兵正确的政治立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军事新闻人才的培养也应高度重视。
相比较军队,地方的新闻资源更为丰富,培养新闻人才的条件更为成熟,而且随着军队与地方的联系愈加紧密,借助地方资源实际上是促进军队与地方新闻事业的双发展。特别是军队形象的对外宣传,要借助地方媒体这个平台向世界展现我军风采,军队新闻工作者也担负起对外宣传的角色,更需要有地方实践经验。军队新闻宣传应吸纳地方新闻报道的先进理念,借鉴地方新闻报道的实效做法,利用地方新闻资源为我所用,加速培养优秀的军事新闻人才。
借助地方资源,不是简单地对军事新闻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关键是要加强针对性,在军队特色上有所支撑。如今军事新闻工作者越来越注重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注重通过新媒体对外宣传军队形象,地方资源则能够提供很好的发展平台,同时要大力完善军网资源,注重与互联网内容的共同性和即时性,为网络新闻报道提供实战机会。
目前我军所培养新闻专业人才的院校只有一所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人才专业化队伍远远满足不了军队新闻报道的需要。培养专业的新闻人才队伍需要依托地方院校教育平台,整合军地院校资源,优势互补,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军事新闻人才。院校新闻教育要紧贴理论前沿,紧贴时展,发挥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优势所在,为培养军事新闻人才专业素养打下基础,拓宽理论视野才能够确保军事新闻人才可持续发展。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目前有近 20 所高校开设体育新闻专业,为新闻学教育增加了新的教学与研究领域,满足了一定的社会需求。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创办于 2005 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已经初步构建并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2012 年在学校的总体规划下开始实施 2013 版体育新闻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针对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成、课程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梳理,使之规范化和系统化,并突出和强化了实践教学,突出了学生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提出,首先是为了适应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新闻学是特别强调应用的人文学科,体育新闻专业更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对专业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如对体育运动项目的了解,对采写编评及摄录采播技术与能力的要求,实践能力也恰是体育传媒行业对当前教育的要求,只有开展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高,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又能胜任各种岗位技能操作和管理的综合型人才。
其次,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要从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要求出发,提出本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并将其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在 2013 版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要求是系统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体育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专业素养,熟悉我国新闻、宣传的政策法规,了解新闻与体育行业的发展变化,能够在新闻、出版、宣传领域从事策划采编、媒介经营管理及文化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新闻专门人才。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要围绕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体育新闻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了实践性,突出了应用性,将体育新闻专业的 23 门专业必修课分为三大类,学科理论课程、技术性的实务课程及实践平台课程。
理论性课程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等采用精讲的方式进行,以点带面着重介绍重要的理论,其余内容通过课外阅读书籍和讨论,研究论文等形式完成。如《中外新闻事业史》首先为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大体脉络,挑选重要史实和人物精讲,其余内容以作业和课外阅读形式进行,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查找报纸原件,探寻历史人物足迹等方式来还原历史,并在课上进行讲演。
对技术性的实务类课程如《体育新闻编辑》、《新闻评论》、《体育摄影》、《体育赛事报道》等增加了课程种类及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周。每个重点实务环节必须进行实践练习,如在《体育新闻编辑》教学中,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从教学开始阶段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设计并完成一份报纸”,每人要从报纸的媒介定位、产品设计、报道的策划与组织、稿件的分析与选择、稿件的修改、新闻标题的制作、版面设计、实际版面制作几个环节,将报纸从设想到完成一份真正的报纸,实践整个报纸编辑环节,实现了人人动手、一对一的进行实践操作与指导。
体育新闻专业计划建设及升级演播厅(包括录音室)、电视节目编辑实验室、平面排版与设计实验室、摄影实验室、体育主持模拟实验室、新媒体实验室,这六大实验室针对不同课程和实践要求,进行统筹规划,明确功能,同一个实验室能承担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增强学科专业的适应性,提高使用效益。从功能上看演播厅、电视编辑实验室、体育主持实验室将直接服务于电视媒体模块课程包括《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摄像与编辑》、《体育播音主持》等课程,平面排版设计实验室与摄影实验室服务于平面媒体模块课程包括《图片编辑》、《新闻编辑》、《摄影基础》等课程,新媒体实验室服务于新媒体模块课程包括《网页设计与制作》、《新媒体技术与应用》、《新媒体营销》等课程。
同时,实验室与实训基地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加大开放力度,帮助学校及其他专业进行技术培训、会议保障、科研与科技服务等工作,使得实验室成为学校科研发与人才培养的基地,为鼓励、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开放实验,将学生参加开放实验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纳入要求,强化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课堂活动将密切结合体育新闻专业的特点,利用体育学院的体育术科项目优势,使得学生深入了解体育运动项目,为今后从事相关项目报道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可以丰富课外生活,加强身体锻炼。第二课堂提供了足球、篮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等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在固定时间提供场地,由运动训练专业指导员进行辅导。其次,针对专业技能定期开展各种知识和技能竞赛,如海报设计大赛、报纸版面设计大赛、体育解说员大赛、微电影创作大赛,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校内实践活动,能够对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与锻炼。同时,还与图书馆、大学生体育馆、继续教育学院进行全面合作,建校内实习平台,提供志愿者,新闻宣传等服务。
此外,赛事志愿者活动是长期坚持下来的特色,每年在北京举行的“斯诺克中国赛”、“中国网球公开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羽毛球冠军赛”等国际、国内大型赛事中,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已经成为了固定的志愿者团队,在赛事期间提供了球员接待、赛场服务、票务服务、场地保障服务、媒体服务等工作,在多种志愿者活动中,许多学生通过接触赛事、球员、规则、体育记者,对赛事流程,运动项目,培育兴趣爱好,新闻技能实践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锻炼,已经成为该项赛事的准专家。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体育新闻专业的毕业设计之前全部为毕业论文的形式,大部分毕业论文更偏向于理论和科研性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与考核明显欠缺。在新版的培养方案中,对毕业设计进行了明确细化,毕业设计可以以毕业论文和毕业作品两种形式来完成,毕业论文对选题、格式规范、研究方法的使用、论据论点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毕业作品可从平面、电视、新媒体三个模块中选择相应的新闻作品做为毕业设计,同时对毕业作品在设计、主题、数量、规范、展示等方面提出要求。
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鼓励教师横跨两个或三个研究方向。每学期对教师要进行单独或集体的专业技能培训,如运动项目知识培训、摄影摄像技术培训、网络技术培训、新媒体行业进展培训、电视包装培训、演播室节目创新、平面创意培训等等,通过各种培训、培养途径,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并对表现出色的教师及实验室进行表彰和奖励。
科学管理必须要有规章制度进行保障,为使实践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在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培养方案》的精神下,将逐步修订和制定各门课程的课程要求、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第二课堂管理规定》、《毕业设计工作方案》、《新闻实验中心管理规定》、《新闻实验仪器设备管理规定》、《本科毕业实习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使实践教学管理更趋于规范化,为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提供了基本条件。
随着我国各类媒体中的财经报道分量不断加大,且日益受到重视,财经传媒人才如今位置和身价直线上升。数年前,中央财经大学一位教授就曾预言:“在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光内,财经消息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消息界越来越主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优良的财经记者和编辑也将随之成为最为抢手的新闻从业人群。”[1]传统的财经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讲究“行知”,高度注重在职培训。例如2011年雄居世界经济日报发行量排名第一位的《日本经济新闻》(300万份),其培养财经记者长期依靠岗位锻炼和在职培训:应届毕业生进入报社后,除接受岗前新技能培训,半年后还要接受社内进修,第三年和第十年分别还有进修。但是,有着丰富财经新闻从业经验的清华大学全球财经新闻项目主任周乃蔆博士在一次访谈中则指出:“现在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新闻运作的节奏加快,国内外皆然。编辑部不能像以前那样老木匠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新进记者,都想拿来就用,所以学校就负担起培养财经记者的责任。”在此背景下,高校开展财经传媒人才培养既拥有了广阔的空间,更表现为一种社会责任。
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培养体育等专业性传媒人才相比,国内开展财经传媒人才的专业培养起步颇晚,有资料显示,中央财经大学从1998年开始创办财经新闻本科专业,在国内仍属于领先学校。就笔者了解到的信息,当前国内主要立足于财经类高校创办财经新闻或类似专业,但该专业大多举办在新闻学院(或称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社科学院等)内,对于财经知识的培训仍然显得不足,这其实是国内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通病:新闻学教育产生的缘起是为新闻业界培养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并且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师徒相传的方式,除了由中文专业的教师讲授一些基础课程之外,大多是请业界资深记者编辑入学讲授,采用“短平快”的方式进行专业教育,从而形成了许久以来的“重术轻学”的办学模式。然而由于缺乏深厚的学术底蕴,培养的专业人才往往是后劲不足、根底不深的新闻“工匠”,从而形成了“新闻无学”的尴尬局面。[2]当然也有一些高校在教学上注重财经与新闻传播的结合,如中山大学招收金融专业硕士生时,其财经新闻方向的硕士生便是由主攻经济研究的岭南学院负责,传播与设计学院介入合作培养,这种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同时吸收、掌握财经与新闻传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今后实践工作的开展。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依托学校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实力,加强与文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融合交流,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基本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基础。[3]
对于财经传媒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笔者很赞同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的观点:写好财经新闻第一是要勤恳,必须对基础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要有较深的懂得,要对国内外财经媒体的情形,以及财经新闻的情形有比较深刻的懂得,在此基础上,应当去尽可能多的地方、公司或者政府部门采访;第二要有沟通能力;第三要对新闻写作规律纯熟应用。[4]为促使学生尽快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高校应当整合不同院系的教学力量,切实开展跨学院模式下的跨学科培养,并且与从事财经传播的各类媒体进行合作,使财经新闻(或财经传播)方向的学生走出校门时,就能兼备新闻专业主义立场、财经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等,进入各类财经传媒后可以快速上手,争取在短时期内成为独当一面的骨干。
第一种看法:在当今的财经领域,充斥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管理者贱卖或侵吞国有资产、IPO骗局、银行理财产品蒙人、保险公司给投保人设陷阱、基金经理暗搞“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高管千万年薪、员工却衣食不周等诸多不公平现象。当我们的财经记者发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揭露它们的冲动和使命感——哪怕报社不给评好稿、哪怕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甚至是要自己贴钱也要报道。这种写作的冲动和激情,就是正义感。[5]持这种观点的人,无疑把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理想、新闻专业主义素质放在第一位。按照他们的说法,财经记者首先是记者,其次才是跑财经的记者,他们第一位的任务是遵循新闻工作者共同的职业准则。
另一种看法:财经消息报道之所以难做,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专业性,正是由于这样的“高门槛”,使得很多记者难以胜任。财经专业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济类基础知识,二是对所报道行业或范畴的认识。对于经济类基础知识,不断地自我学习和积聚是基础的方式,除此别无捷径。在目前分工日益细化的情形下,选准自己的报道范畴进行专业“深耕”也是十分必要的,对此《财经时报》总编辑杨大明曾给过答案:“参照自己的特长,或者说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行业,应用一切可以应用的机遇深入进去,时刻关注该领域的动向,及时归纳总结自己的心得,并经常与业内人士探讨,久而久之,对于该领域或行业内产生的财经事件,在报道时,起码在专业角度方面,可以做到胜人一筹。”[6]的确如此,如今人们认可的财经报道,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财政、金融、证券、基金等狭义概念,而是一种相对广义的“经济新闻”,它包括政经、产经、财经、公司企业、经济评论等诸多板块,与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个人发展都息息相关。因此,在这些人士眼里,合格的财经记者首先得把财经专业知识弄懂、吃透。实际上,这个观点在近100年前就已经被提出,我国新闻事业的先驱之一邵飘萍在《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中提出:“理想的新闻记者,必须政治、经济、社会诸学,皆有甚深之研究,此外尤当有一二专门,与夫三国以上之言文,再加以多年之实地经验,则庶几乎可与世界名记者相伯仲矣。”[7]
其实,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财经知识都是财经传媒人才不可或缺的,无所谓孰重孰轻。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新闻传播系濑川至朗教授介绍该校新闻研究生培养目标时指出,他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新闻媒体从业者:第一,具备专业、伦理、法律等方面的技能,综合能力强,适应多媒体、全媒体要求;第二,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例如法律记者,必须熟知法律;第三,突出亚洲特点,即重点培养了解亚洲的日本人,或者了解日本的亚洲人。[8]在高度专业化的媒体人才培养过程中,财经传媒人才的培养显然更加复杂,他们通常需要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复合素质与技能、良好的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等,据《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等国际财经大报的高层介绍,打造一个财经记者通常需要八年,培养一个政治记者需要三年,培养社会新闻记者只需一年。[9]
由此可见,财经传媒人才的培养应当基于复合型的学术培养,其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正义感等的锻炼和培养,主要依托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而展开,通常需要在新闻传播学的教育过程中教授、灌输,而财经领域的专业知识,自然是在经济、管理等学院学习最为理想。但在以往,我国传统的财经教育和新闻教育在总体上没有体现出这样的合力:财经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向他们传授较为丰富的财经专业知识,但很少对他们开展文史功底、新闻嗅觉和新闻写作等方面的训练,无法有效表达,导致难以把抽象、枯燥的财经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新闻报道,往往有一种“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知晓专业理论和知识却写不出好文章;而接受了较好新闻传播训练、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新闻系和中文系毕业生,却又受制于对财经知识吃不透、弄不通,写出来的报道和评论平面化、不耐看,更无法在业界产生应有的影响力。鉴于这些教学特点,高校应当充分整合经济、管理等财经类学院与文学、新闻传播等学院的教育资源与师资特色,对于学生进行跨学院的培养,使他们在新闻传播专业理念与财经专业知识诸多方面都得到最好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夯实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根基。
笔者以为,要真正促使学生拥有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扎实的财经知识,现有的培养模式很难奏效,因为在某一固定的学院内接受培训,学生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我是这个学院的,只有他们能管理我,我要按照他们的规矩学习。而对于参与合作培养的其他学院的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等,这些学生往往采取应付举措,而这些教师也不免感觉自己是帮忙的、陪衬的,不自觉地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无法获取充足的知识和技能。
要彻底变革旧的培养模式,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实行2+2制,将学生置于两个不同的学院(系)内,严格按照所在教学单位的规范,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取必要的知识和业务技能。从理论上说,其操作模式可以有多种,既可以在学习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中选拔出合格者,先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两年,然后在新闻传播专业学习两年;也可以让学生先学习新闻传播、中文写作等专业或方向,掌握新闻传播方面的基本技能,然后经选拔进入经济类专业学习,补充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过,考虑到知识的学习应当在前、技能掌握在后,并与实践相衔接,因而第一种模式更现实,也更便于操作。
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以及难点,都在于学生切实在不同的学院受训,而且严格按照所在学院的教学要求进行培训,尤其是后两年的跨学院学习阶段更应该如此。考虑到这些学生前两年完全没有接受另一新学科的专业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跟一直学本专业的学生有所区别。例如原来学经济的学生转入新闻传播学专业后,不必跟一直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安排完全相同的课程,在课程的侧重点、进度等方面应适当灵活处理,便于他们顺利进入角色,但总体目标、专业技能的要求则不能降低,尤其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立场和传媒工作者“铁肩担道义”的品格,必须在后两年的学术训练中认真灌输,使他们准确把握财经传媒人员最重要的品质。同样的道理,这些学生前期所在的学院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后两年要进行跨学院的学习,在前两年的教学活动中尽量把他们需要储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等传授给他们,为此有必要将部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课程提前,使他们前两年最大限度地掌握必备的财经专业知识,或者是相应的新闻传播技能及思维方法。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介绍该校财经新闻本科专业的办学经验时称,自开办之初,他们就强学与新闻业界的结合,聘请财经新闻界的资深人士来校授课,并与《中国财经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建立了联系。实际上,让学生真正进入财经类媒体,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是培养财经传媒人才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高校不仅应当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媒体实践活动,更要从制度层面设计出激励举措,最有效的途径是要求学生以实践成果、毕业设计参加毕业答辩,作为其获取毕业成绩最主要的依据,把他们“推”到媒体实践的第一线。
在校期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财经传媒人才而言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与体育、娱乐、社会新闻等不同,财经新闻通常不是动态新闻,绝大部分重头财经报道是记者长时间观察、思考后的产物,而当前诸多媒体实行的“三个月定生死制度”(在许多媒体,新员工进入媒体的前三个月为试用期,如果在此期间不能完成工作定额,或者其工作成果在部门、媒体内始终落后,通常就得被迫离开)又迫使毕业生快速上手,不允许“厚积薄发”“慢工出细活”,因此毕业生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是通过在校期间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掌握较强的财经报道技能,避免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被淘汰。
要求学生以实践成果参加毕业答辩,作为获取毕业成绩的主要依据,在成都高校,特别是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已经推行多时,四川大学率先推出这一思路,2010年四川大学新闻系有3名本科毕业生选择用新闻作品代替传统的学位论文,并且全部答辩通过,获准毕业;而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实施的此项改革得到了更多学生的响应,该系2007级106名本科毕业生中,有37人选择毕业设计,而一年后的2008级102名本科毕业生中,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了毕业设计。结合财经报道的特殊性,可以要求毕业生将财经深度报道、财经评论等体现个人思考、独立见解的作品作为毕业设计,提交毕业答辩,但对于部分选择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的同学,经过申请后也允许他们做毕业论文,即制定出“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的毕业考核模式,真正体现重视媒体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媒体工作能力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