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又关停2所国际特亿德体育色学校办学资质再掀风波!

  亿德体育近日,被誉为是深圳国际幼儿园硬件和学费天花板的深圳德威书院被传默默退场。7月4日,新加坡茵维特深圳校区通知家长,学校将于7月8日停止一切招生活动,不再继续办学。

  这几年,有多少所大湾区国际特色学校停止办学?这些学校又为何消失在大众视野?今天,国际学校在线带大家盘点一下近些年消失的大湾区国际特色学校。

  近日,陆续有消息传出,被称为是深圳国际幼儿园学费的天花板——深圳德威书院已经停止运营亿德体育,其微信公众号已自主注销,停止使用。

  深圳德威书院由鹏瑞集团投资,2021年落户于深圳豪宅区深圳湾1号,是德威教育集团在中国开的第7所学校。

  鹏瑞集团是一家以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同时集健康产业、商业运营、物业管理、PE投资为一体的业务综合型企业,实力强大,对于深圳德威书院也是不计成本投入,主打一个“壕”,硬件设施被誉为是深圳国际幼儿园的顶峰造极之作:每一间教室都是海景房、在20万元一平的深圳湾1号里户外面积2000平米、深圳唯一一个在学前阶段配备2个游泳池的幼儿园等等。

  不知是因为学费昂贵导致生源不足还是因为办学资质问题,2年不到的时候,深圳德威书院默默退场,令人唏嘘。

  无独有偶,深圳的另一所知名幼儿园也宣布暂停办学。7月4日,新加坡茵维特深圳校区通知在读生家长,学校将于7月8日停止一切招生活动,不再继续办学。

  消息来得太突然,毕竟6月25日,学校还发布了《2023年秋季学位预定通知》并宣布迎来了外方校长,短短10多天后却告知停办,令家长们倍感慌张。

  新加坡茵维特深圳校区的中小学部在去年10月已经宣布暂停办学,在读学生被安排转校,当时幼儿部不受影响依然正常办学。

  校方内部人士回应,龙华校区办学场地原本是旧改用地,董事会坚持搬过去办学亿德体育,如今场地被回收旧改,导致学校被迫停办,但根本原因还是资质问题。

  2021年秋季,新加坡茵维特学校深圳校区中小学部在没有取得资质的情况下强行开学,在严格的办学规定下,一意孤行,违反政策显然不是好的选择。

  如今,幼小中阶段全面停止办学,新加坡茵维特学校深圳校区退出了大湾区舞台。

  2021年5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了未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原则上不得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不得新增设立公有主体举办或参与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2021年11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

  在义务教育阶段,《规划》提出,优化调整公民办义务教育结构,坚持国家举办义务教育,办好办强公办义务教育。原则上不得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

  暂停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许可证审批的政策一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审批基本上已经成为了过去,大湾区不少国际特色学校也频繁出现变动亿德体育。

  2021年8月18日,位于深圳的慧昇书院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突然宣布停止办学。官方声明中表示停办原因为“必须遵守和坚决执行中办、国办下发的文件规定和要求”。

  在停止办学前,慧昇书院也曾为办学资质努力过,在其学校官网上展示的学校历程中,校方曾有计划在2021年完成并购深美国际学校,拥有K-12国际学校办学资质,但未能如愿,被迫离场。

  2021年10月20日,博石教育旗下博石幼儿园突然发布暂停营业的通知,并告知老师“第二天不用来上班了”。

  博石幼儿园是2021年新开办的双语国际幼儿园,将于秋季开始招生,幼儿园4月份官宣的幼儿园校长信息,9月份官宣的开放日信息,这一切都显示着博石儿童中心“正在顺利”地进行着招生和开学事宜。

  短短一个月时间,刚刚官宣的幼儿园“说关就关”。从停业的原因来看,属于“学校业务结构的调整”,但网传是因为政策管控和资金问题,资质还未办理齐全。其小学至高中校区也因为资质凶多吉少。

  2021年12月7日,哈罗国际学校官方通知家长,哈罗礼德双语学校将停止1至9年级阶段的招生,表示哈罗礼德深圳校区暂停民办许可证的申请工作。也就是说,深圳哈罗礼德因为无法拿到双语学校的办学资质,导致小学和初中阶段无法开学,只能停办。

  在沉默了大半年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发布消息,原深圳前海哈罗礼德学校官宣办学性质调整为港人子弟学校,更名为前海哈罗港人子弟学校,并且已经取得相关资质,将于2023年9月开学。

  课程师资方面,主要以香港课程为主,采用香港教材,培养两文三语能力(中文、英文、粤语、普通话),融合哈罗特色课程。

  从10年级开始,可以选DSE课程,也可以选IB课程,可申请国内外名校,升学路径选择可以说相当丰富。

  据了解,学校第一年招生将面向幼儿园(托班、小班、中班和大班)和小学(G1-G6)。后续将陆续开设高中等其他年级,成为拥有幼、小、初、高一贯制的港人子弟学校。

  2021年12月9日,据深圳市南山中英文学校太子湾实验部校方透露,为了更好的教学场地及设施设备,学校将在明年并入蛇口国际学校。

  在深圳市南山中英文学校太子湾实验部发给家长的消息中显示:根据今年4月7日国务院颁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原则上不得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现有的民办学校也不允许开设分校。

  众所周知,太子湾实验部其实是南山中英文的分校,而南山中英文是民办学校亿德体育,按照政策将无法开分校。因此太子湾实验部拿不到资质,只能被安排并入蛇口国际学校。

  2018年2月,前英国首相特雷莎 • 梅首次访华期间,签署了多项中英教育协议。其中,开元基金与莱爵公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展开在大中华地区长期的独家运营办学合作。

  2021年7月,陆续有媒体放出英国百年名校莱爵公学将来深圳办学的消息。据悉,深圳校区名为“博颂莱爵深圳”,是英国莱爵公学继南京、张家港分校后在中国设立的第三所分校,同时也是华南区旗舰学校。

  但不久就传出因为校区未完工、牌照受阻等原因暂停开学。随后,有消息传出由于投资方内部分歧,深圳莱爵公学取消办学计划,退还学费。

  2020年,深圳伊思顿公学开办。2021年,因为它开设了深圳少有的低龄阶段香港课程,吸引了不少学生家长,招生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未到2022年开学,伊思顿公学因为拿不到牌照,不能照常开学,只能选择退费。

  深圳活石书院无证办学,停止上课。学校的家长直接收到了来自大鹏区教育卫健局的短信,上面赫然显示着“活石学院”未拿到办学许可证,现在属于非法办学,不能回校上课了。

  9月,深圳查特豪斯书院停办。深圳查特豪斯书院于2021年9月开始招生,是查特豪斯亚洲在中国大陆建立的第一批学校。

  今年3月,学校还在公众号上发布深圳校区奖学金计划,4、5月份仍在不少择校平台及展会上出席,进行招生宣讲,但9月就停止了办学(停办前只有高中部有招生),成立仅1年,原因为招生不佳。

  据悉,查特豪斯学校计划提供1-9年级义务教育,但至今没有落地。学校无法取得K12办学牌照,使得学校布局全学段教育遭遇搁浅。

  2022年7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学前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2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根据《条例》第十七条:只有在满足片区普惠性学前教育需求的基础上,社会力量可以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的形式获得非公共服务配套幼儿园教育用地,举办非普惠性幼儿园。

  有业内消息传出,在此政策规定下,原本计划今年9月开学的南山贝赛思幼儿园不得不暂停办学。

  3年前,英国九大公学之一的圣保罗女子公学发文称即将来深圳办学,更名为“深圳晟珀国际高中”,预计2021年正式开学。

  深圳晟珀国际高中被视为是圣保罗女子公学继成都高新区晟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后的第二所海外分校,不仅圣保罗女子公学非常重视,家长们也非常期待。

  然而,2021年深圳晟珀国际高中发官微表示受到全球疫情影响,拟聘的国际教师是否能如期抵达中国还尚不可知,本着对学生和教学质量的重视,学校将延期至2022年8月开学。

  不过去年4月,ULC剑桥国际高中官方宣布与圣保罗女子公学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ULC透露将携手英国伦敦的晟珀国际在南沙校园开展一个IGCSE和A LEVEL项目,于2023年正式启动。不过,ULC本身就有开设英式课程的高中,与圣保罗合作会注入什么样的新鲜血液,拭目以待。

  作为经济特区,大湾区有着基于区域的政策优势和对标国际一线城市的发展定位,吸引了众多高净值人群、国内外精英群体,优质国际教育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近十年来,大湾区的国际特色学校曾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扩张,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国际特色学校诞生。

  快速、无序的扩张也带来了场所不定、筹设期违规招生、资金断链等各种问题,教育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国际特色学校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教育公平的实现以及市场的规范发展等。在调整过程中,一些国际特色学校因为办学资质等原因需要另寻出路。

  其次,国际特色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吸引了许多家长的关注和追求。然而,随着国内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发展亿德体育,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尤其是高开高举高投入的新校压力倍增,没有足够生源和资本的支持,退场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对于受到影响的学生和家长来说,他们面临着重新选择学校的困境。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需要重新适应新的学校环境和教育体制。因此,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积极配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确保这些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新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