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德体育部分高校不再提供硕士宿舍背后:想要宿舍的学生和资源紧张的高校

  亿德体育12月1日,“多所高校不再给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话题冲上热搜,多所高校在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不再给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范围涵盖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十余所国内高校,引发关注。而事实上,部分高校不再解决硕士研究生的住宿以及其背后牵出的高校住宿资源紧张问题,似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2018年,《北京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就曾引发争议。该简章显示,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前,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安徽大学等多所高校为解决宿舍资源紧张的问题而忙碌的身影都一同进入了公众视野,这些高校大多选择了修缮旧校区、租借建筑以供研究生新生入学。

  高校宿舍紧张,为何研究生住宿首当其冲?上海杉达学院法学系教师、领悟时代数字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唐树源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道,一方面研究生相比本专科生有更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经济能力,另一方面近年来研究生扩招规模较大,高校原有的研究生比例和对应配置被打破,相关供给更加不足。

  当部分高校决定不再提供硕士宿舍,高校们各自给出了怎样的解决办法,又将如何影响学生们的选择?

  5年前,北京大学不为专硕研究生安排宿舍的住宿风波曾引发广泛关注。据多家媒体报道,2018年7月26日,北京大学召开各院系会议说明因宿舍资源紧张,至少有45%的专硕新生将无法入住万柳公寓,学生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可以拥有宿舍的55%的“幸运儿”将由抽签决定。

  不久后,即将开学的北京大学专硕新生们开始陆续收到短信,“全校2018级专业硕士研究生住宿床位资源发生重大变动,对于申请在万柳公寓住宿的2018级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校无法满足全部住宿要求,且差额较大(目前按录取人数的55%比例配置床位)。”

  北京大学2019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小徐向红星新闻记者讲述了其学姐学长们经历的这场宿舍风波。小徐介绍,抽签入住与新生们之前的认知相违背。以法硕生为例,尽管招生简章表示不为专硕学生提供宿舍,但是开学前北学院同学收到的录取通知书都显示他们可以申请入住北京大学万柳公寓,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报到流程中还包括入住宿舍环节。

  当时亿德体育,一篇《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万》的文章也在社交网络上热传,文章称,“突如其来”的没有宿舍的通知让部分学生们陷入了在北京高租金环境下紧急租房的困境。

  对此,北京大学公寓服务中心回应称,《北京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第六条“住宿安排”中已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的学术型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考虑到全日制专业硕士同学学业生活实际,多年来相关院系通过各种途径,在万柳学区和校园周边帮助联系,协调住宿事宜。

  小徐回忆,宿舍风波冲上微博热搜,最后问题得以解决,专硕新生们终于入住宿舍。小徐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入学之前,无论是保研推免的通知,还是校级的招生简章,他所收到的信息都明确显示,作为2019级的法律硕士,他需要自行解决住宿。但是在距离新生报到还有5天的时候,他们才被告知,2019级的所有专业硕士都能入住。之后2020年的法硕新生也可以入住宿舍。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其研究生招生网发布的《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写道,在学制规定年限内,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生由学校安排住宿;培养地点在北京的专业学位硕士生,以推荐免试方式录取的由学校安排住宿,以其他方式录取的不安排住宿(简章有特殊说明的除外)。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发布的《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仅提供给推免专硕生宿舍

  这样的规定意味着,同是专硕的新生,如果是保研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就能入住宿舍,考研生则没有宿舍;如果选择考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考学硕研究生可以得到宿舍,考专硕研究生则没有宿舍。

  作为考研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2019级专硕生,小洁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与大部分集中于海淀区、昌平区的高校不同,北京师范大学更加靠近北京的市中心,其面临的租房压力也比较大,房源更少亿德体育、租金更高。小洁介绍,她与3名同班同学、2名学妹合租在了学校附近的两居室,人均每月支付1500元的租金,在北京二环内租到了这样价格的房子,小洁感觉“已经比较理想了”。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的另一位研究生小七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北京师范大学区分专硕与学硕、保研与考研之间的宿舍待遇,无形之间,通过是否有宿舍为学位含金量“标价”。“保研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如果北京师范大学在宿舍问题上缺乏吸引力,她可以去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保研夏令营,只要在其他高校有机会,就可以不用面临北师大不提供宿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了,这可能会降低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推免目标学校的吸引力。那么在这样宿舍有限的条件下,先牺牲专硕考研生是代价最小的,考研的竞争一直都很激烈,不需要学校再加码。”小七说道。

  而事实上,在宿舍紧张的条件下,有宿舍也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我们上一届的学硕宿舍还是在海淀的,从我们这届开始,考研的学硕同学也去了昌平校区,保研的专硕宿舍也是在昌平校区。学硕的宿舍条件蛮好,可是在昌平就很远,所以有宿舍和没宿舍都挺折腾的。”小洁回忆道。

  在与北京相邻的另一个名校云集的城市天津,毕业于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小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是该校2020级专硕研究生亿德体育,其本科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因出于对媒体的热爱便在考研阶段选择了新闻与传播专业,后又因自己家在天津,便将学校选择在了南开大学,“考研前看了很多经验贴,就提前了解到该校对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提供住宿,不过自己家就在这里,也就没有太多的顾虑。”

  不过租房一年之后,小李又有宿舍了。“第一年是在老校区,没提供宿舍,第二年到新校区,宿舍多了,就有住宿了。”研二时,学院搬到了新校区,小李便与新入学的同学一起搬进了新校区的宿舍里。像南开大学这样,在创造足够充裕的宿舍资源后,全力保障学生入住宿舍,是绝大多数高校的第一选择。

  部分高校宿舍资源紧张,折射出的是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张后教育资源紧张的隐忧。

  杭州一位大学老师曾向都市快报橙柿互动介绍,这两年,因为研究生扩招,学校研究生住宿确实很紧张,所以学校把不少研究生都安排到了各种地方住。比如安排到本科生宿舍,或者学校在校旁边租了公寓改造成学生宿舍让他们住。

  中国教育在线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56万,到2021年达到了约118万,11年来增长一倍多。而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缓解就业压力,当年研究生招生增长20.7%。

  而在此之后,扩招放慢了步调,但研究生招生数量依然维持在增长状态。2023年初,新东方发布《2023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解读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考研全国共有864个招生单位总计招考761763人(不含推免及博士研究生,以下同),较2022年考研非推免招生总人数新增10245人。其中学术型硕士新增2532个招生名额,增长0.9%;专业型硕士新增7713个招生名额增长1.6%。

  据此前《大河报》报道,自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开始扩建校区,为学生提供新的教室和宿舍。2010年后,随着高校人数饱和,高校基础建设逐渐完善,校舍建设力度也因此放缓。通过查阅《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全国高等教育校舍情况”中学校产权校舍历年新增面积与正在施工面积,发现2009年新增校舍面积高达962万平方米,但随着高校第一批建设潮过去亿德体育,校舍加建力度逐渐放缓,预计2021年对比10年前将放缓40%。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应密曾分析,2000-2019年间,高校校舍建筑面积平均增幅仅为3.35%,这一数据低于研究生扩招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12.60%。

  在校舍扩张跟不上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各高校为解决宿舍资源紧张的问题所动用的方法,远不止“让学生自行解决”一种。

  2022年,湖南科技大学在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前紧急施工,在已经停用多年的雨湖校区重新修缮建筑,以供研究生入住,曾引发关注。

  在金寨路校区开学的安徽大学2022级研究生小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新增的金寨路校区其实是安徽大学在合肥经济学院租下了宿舍和教学楼,得知要在这里开始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时,小伟与同学们都有些意外。

  而与修缮旧校区、租用建筑相比,要高校做出新建校舍的决定并不容易。王应密曾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新建宿舍,“背后涉及土地管理和教育经费等多重因素。公办高校建筑用地往往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层层审核,建设规划新校舍,严格的土地管理和审批制度常常是高校面临的第一道难关”。与此同时,“教育经费更多向初等、中等教育倾斜亿德体育,高等教育经费增幅相对不大”。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曾指出,因为扩招而造成校舍不足、设施紧张等短期问题,只是高校扩招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具体难点,需要各大高校通过增加投入,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来解决。妥善安排学生宿舍,高校责任不容推卸。

  而另一边,变革高校住宿管理方式、部分剥离高校的住宿提供职能的解决方式也在业界有一定呼声。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当前中国高校的学生住宿还是由学校提供,普遍实行寄宿制,而这种寄宿制管理方式,已明显不适应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对于不应由大学承担的责任,该剥离的迟早要剥离”。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则表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中,完全依靠公共财政支撑并不现实,市场化又存在管理风险。“需要思考如何在高校宿舍资源提供的公共性和市场化之间寻找到一个稳妥的解决方案。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性问题。”熊庆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