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德体育1997年10月1日,《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经国务院颁布并开始实施;2003年9月1日,《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两部法律文件的颁布,意味着拥有1000多万在校生的民办教育机构,有了专门规范其办学行为、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文本。对包括美容职业学校在内的所有民办教育开拓者,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美容行业的教育受众群庞大,发展潜力强,但由于美容教育起步晚、起点低,使得美容教育水平仍然明显滞后于市场发展。生源是美容教育的命脉和根本亿德体育,但近一两年以来,美容教育的招生状况大不如前,各个学校的招生量都在大幅度波动,每期招生多则几十上百个,少则只有几个。于是有人提出,德国的美容教育是终身制的,他们的教育课程好似中国的学历教育,毕业制度非常严苛。学生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还会去进修更高层次的课程。而中国的美容教育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以短期培训和3年制学历教育为主,学员毕业后即使有继续深造的需求,也往往求学无门,只能通过企业内部培训进行技能提升。因此有业内人士推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美容职业教育将被企业培训所取代。
那么,美容教育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为此,本刊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和西安等美容教育发达地区的美容学校的校长、学员和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美容师,以期从他们的实践体验中找到答案。
从各地记者发回来的调查数据来看,北京的美容职业教育是上述几个城市中能够让人展露笑颜的。在其他城市的美容学校招生量都处于下滑状态时,北京依然保持着令人欣慰的成绩,足以让业界同仁充满信心。虽然很多学校除了办教育以外,都创办了企业实体,但学校仍是这些综合型企业经营的重中之重。
千惠学校校长朱学东说:2006年第一季度的招生总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与历史最好水平相比,短期培训(1~3个月)的收入明显降低,只有原来的30%~40%;而千惠同北京服装学院合办的1年制人物形象设计班,仍然保持着良好的招生业绩。千惠企业由学校、化妆品公司和形象设计连锁店三大部分组成,各自独立运作,但学校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投入和盈收都占到总份额的50%。
审美学校从招生数量上来看,2006年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3.3%,在生源市场普遍疲软的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相当令人欣慰。根据市场的反馈,审美学校重新给自己做了定位,重点在于落实教育质量、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和百分百的就业率。校长徐全有认为,这三点是学校生存的命脉,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却相当难。现在国内美容教育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人们找出各种原因来解释对这个瓶颈的无奈,这其实都是借口。学校效益的下滑,主要是因为各学校雷同,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校长谈应对:朱学东表示,生源普遍下降显然有客观原因,因此她对中国美容职业教育的前景仍很乐观。目前的低迷状态是正常的,无论哪个行业,都会经过高潮与低谷亿德体育,相信激烈的竞争过后,真正有质量的学校最终会脱颖而出,“剩”者为王。徐全有认为,学校应该根据各地的发展情况,根据市场的需要研究制定出一套最为实用的课程,使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得心应手地工作。学生们最初来学校学习时都比较盲目,学校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个性,为其制定最适合其个人化的发展方向,不仅保证他们的就业率,更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延伸了更大的空间。
广州是中国美容行业的集散地,其教育市场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中国整个美容教育的状况。截止一季度,广州3家大型美容学校的招生总量为1300多人,比去年同期的1500多人略有下降;与1997~1998年各家美容学校招生人数均接近2000人相比,则下降幅度很大。
究其原因,广东圣千慧美容美发学校校长邵元富认为:1、各地美容美发培训学校容量增多,分流了生源;2、大量美容公司开设免费课程,满足了一部分低消费能力的学生需求;3、近年来美容院的生意普遍不好做亿德体育,影响了新人入行的信心。这几点看法也与西安蒙妮坦美容美发学校校长杨传博的观点不谋而合。广州市标榜发型美容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王志雄则认为,造成目前学校招生下滑的原因,是整个行业越来越细分,各分支领域也越来越专业所致。而目前行业不景气、从业者收入偏低也是许多人不愿进入这行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尤其让中山现美美容美发培训学校校长麦佩玉觉得甚是头疼。
校长谈应对:王志雄表示,目前的民办教育形势不是很好,不但新学校严重分散了生源,更可气的是一些假冒标榜名义的培训学校扰乱了市场秩序,给招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同时他也认为,目前的招生压力更多地来自于市场的认可度,因此学校要和大型发廊连锁机构积极合作,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课程,以解决学校与企业的供需矛盾。邵元富认为,学校应在业务拓展上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和企业联系,上门为企业做针对性的培训,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在课程上拓展更多美容师需要的内容。麦佩玉则表示,目前困扰经营者的问题并不是市场前景如何,而是学校如何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如何面向全国拓展,现美将在今年升级为职业学院,探索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川3家美容教育机构2006年第一季度的招生总量为1200多人,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00人,增长率超过10%。因为各个学校设置的专业不同,招生人数亦有所不同,可比性不强。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院长耿兵说:“我们学校的教学分大专和短期培训两类,去年一季度的短训招生人数约600人,今年一季度略有上升,约800人。而大专班前年的招生人数是600人,去年增加到1200人。总体情况不错。”四川美琪美发美容学校唐德高校长则表示,美发类生源的波动不像美容类那么明显,美琪的研修班最多时一期有80多人,少的时候有十几个。而招生情况最好的年份是2004年,包括美容、美发、化妆等各类学生共有1500多人。虽然今年的招生情况比去年好,但和前年相比还是有差距。蒙妮坦美发美容学院四川分院院长刘丹认为,1999~2003年是学校招生状况最好的时候,此后生源开始走下坡路,虽然今年较去年有所回升,但对于造成总体下降趋势的原因,则非常难以确定。
湖北蒙妮坦美容美发学校校长李雯丽认为,招生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目前美容院的在岗人员已趋于饱和,另外,许多大型美容连锁机构已经具备了教学能力,所以到美容学校来学习的人员有所减少。湖北蒙妮坦学校招生最好的年份是2004年,当年有1000余名学生。
校长谈应对:刘丹认为,伴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很多用人单位更注重专业学校的培训和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因此学校除了狠抓教育外,还开展了国际斯佳美容协会在四川招收会员的工作,尽量让自己的学生加入到协会中,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调整不大,非常希望能够把大专班升级到本科,但这需要时间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自身的努力。唐德高说:“从去年开始,学校就开始尝试往商贸方面发展,为学生选择、物色一些开店必须的美发美容产品。所选择的产品都不是高端的,主要是怕学生承受不起。同时也开始让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到位的学生做学校的加盟店、形象店,并以此作为学校的一个宣传点来扩大招生渠道。”
李雯丽对美容教育的前景依然很看好。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变化,学校要适应就要顺应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二是针对从业人员素质再提高开展相应的培训。下一阶段学校的主要发展策略,是与自身的连锁机构和区域内的连锁机构进行联动,达到双赢亿德体育。
据上海/北京毛戈平形象设计艺术学校执行校长汪立华介绍,该校去年的招生量比较平稳,而今年杭州、北京和上海3个学校第一季度的招生则非常火爆,三校的高层正在讨论招生量大幅增长的原因。近两年化妆师的就业难度在加大,技术不高的不得不退出,因此培训质量不过关的学校也必然会被淘汰。今后市场需要更多高层次的人才,但在目前的培训模式下还很难达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就业的迫切性和环境条件的限制,许多人为了尽快上岗工作只能选择短期培训。现在这一人群数量在减少,刚完成义务教育的群体数量增多,他们将职业培训当作一项长期投资。然而没有了就业的迫切性,学习的积极性就不如以前的学员高了,这对学校来说就是个大挑战。
校长谈应对:汪立华说,为了适应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学校对教学课程的设置作了适当调整,并建议学生选择长期课程进行学习,因为市场需要高技能人才,学生初学时打下的基础很重要,如想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必须延长学时亿德体育。今后职业培训的结构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学校的技术和管理意识仍是主要因素,未来毛戈平学校准备向学历制教育的方向发展。上海(香港)宝丽美容美发美甲学校校长何永坚认为,未来对美甲服务的要求会更高,学校正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并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特色雕刻等公开课,帮助学员进一步提升技术。美甲师不仅要学好美甲技术,还要提升整体造型的设计能力和审美素养,因此学校经常为学生们开设色彩诊断及形象设计等课程,增强她们的综合能力。
招生量应按新学年的整体数目来算,也就是2006年的招生量应该从春节过后开始核算,这样才具有代表性。2006年2~4月两家大型美容学校的总招生量约为1500人,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00人左右。4月紧连着“五一黄金周”,这7天对许多人来说是放松的好机会,但对美容学校来说却是充满灾难性的一周,有不少学员都在这期间来报名,但更多的学员也在这期间流失了。
校长谈应对:西安蒙妮坦美容美发学校校长杨传博认为,培训市场招生量的普遍下降在未来几年内不会有太大改善,但是职业教育会被企业内训所取代也是不可能的。在招生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学校会想出各种办法来保证自己的生员数量,这在客观上就要求美容学校在专业上下工夫,几年后美容教育必然会有所回升。西安金地美容美发学校校长芦宇明则认为,应以商养学,以学促商,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给美容教育以更大空间。该学校目前不但有自己的一些商贸业务,除了培养学生外,还为毕业生开办美容院提供帮助。一旦学员开的美容院需要产品,学校就又增加了一个产品销售渠道,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并且可以在社会中树立起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习.